兵团农牧团场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对策

兵团农牧团场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对策

ID:9679743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兵团农牧团场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对策_第1页
兵团农牧团场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对策_第2页
兵团农牧团场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兵团农牧团场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兵团农牧团场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对策1.1人力资源整体质量波动大纵观兵团人力资源质量变化,由于不同的迁移机制作用,兵团人力资源质量变化较大。一是1954-1979年期间,兵团人口数量主要以汉族移民及其后代为主,以青壮年为主体,学历层次上高于当时平均水平,质量较高,如有近10万的上海知青和3万多转业军人迁移入兵团;二是1980-1990年期间,由于内地城市知青返迁、社会经济发展差异造成迁移以及政策性返城;三是进入90年代以来新引进的劳工,综合素质偏低。1.2人才外流较严重,高素质人才短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政策倾斜,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以各种原因和途径选择离开兵团。据统

2、计,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兵团各类人才共流失30多万人,大多是医疗、科研、教育单位的骨干和技术、管理人才。1.3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新增劳动力人口不足随着兵团加大农业投入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育愿望发生了根本变化,妇女实际生育水平持续低于政策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在0.9左右。在90年代,已率先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新时期,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态势。1.4人口分布与地域资源不平衡人口密度最大的天山北坡经济带,聚集了兵团人口总数的50.75%。其中石河子市城镇居住人口为29.89万人,人口密度为78.4人/平方公里,是兵团人口密度的2.

3、18倍,而南疆和边境团场的人口仅占兵团总人口的17.8%,人口地域分布的不平衡,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与屯垦戍边使命不相适应,对屯垦戍边职能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1.5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兵团人口年龄结构的顶部老化严重,第一代移民年龄老化,50-60年代的大部分移民已退休或到了退休年龄,每年退出劳动队伍的人力资源数量较大。1.6兵团人力资源开发的潜力大一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标志着兵团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对期,社会经济要有高速的发展。二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经济必然会有大的发展。三是从兵屈的社会政治环境看,兵团在近半个世纪“屯垦戍边”的使命和

4、社会实践中凝集和形成的“兵团精神”是兵团巨大的精神财富,这些都是兵团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的良好社会政治环境和优势,加上兵团人力资源的身体素质较高。2兵团人力资源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滞后性因素分析2.1人才资源开发的观念创新不大在所有生产要素中,人是首要因素。同时,在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为宝贵的资源。一个企业要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它的人力资源的原量和人的作用发挥。一些单位忽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将人才资源开发等同于传统的人事工作,忽视对人才的内在激励;把学历完全等同于能力,认为人才属于单位和部门所有;或有的单位虽然意识到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但未开

5、展实展性的工作;有的虽然开展了一些工作,但层次不高,人才资源开发尚未形成整体合力等。2.2教育结构有待调整目前,兵团有普通高校2所,成入高校3所,普通中等学校7所,成入中等学校22所,普通中学28所,农业职业中学21所,占教育机构总数944个的0.52%。高、中、低等教育机构的比例为5:336:603,在职人员参加各类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百余万人次。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对人口资源开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缺少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2.4人才分布不平衡,人才的结构不尽合理根据梯度推进理论,中国的经济发展由东部向中部和西部推进,与此相应,政府制定了相应

6、的倾斜政策,而人力资源分布却恰好相反,出现人才东流现象,这种人力资源分布的区域结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兵团经济结构的调整及产业升级。兵团人才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人才地区分布过于集中。另一方面,人才的职业分布过于集中。3在农业人口"非农化"转移中实现兵团人口城镇化和屯垦戍边形式的战略转变虽然农业入口“非农化”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制约因素,但城镇化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趋势,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客观现实,必将带动人口转移的发展过程。实践证明,城镇化对兵团也不仅有一般性意义,更具有特殊性意义。因此,兵团走新型屯垦戍边道路,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探索符合自己的具体模式,大力

7、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屯垦戍边形式的战略转变,走出一条符合兵团实际,具有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了加快这一过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1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增强城镇对“非农化”人口的吸纳力3.1.1加快城镇化进程,把兵团的城镇建设成为吸纳“非农化”人口和屯垦戍边的坚强堡垒。①继续加大石河子、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等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改善城市环境,发挥城市的集聚功能,使其成为带动兵团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承接“非农化”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②积极发展小城镇,坚持小城镇建设与组建中心团场相结合,加快人口城镇化的进程。3.1.2深入贯彻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