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

中医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

ID:9680234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5

中医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_第1页
中医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_第2页
中医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_第3页
中医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医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关键词】中医护理护理作为一个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独立专业,必须具备自己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和系统化与标准化的服务方法[1]。而中医学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养病人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其基本特点则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别强调“三分治,七分养”[2]。因而,其基本理论同样是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在掌握现代护理观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中医护理特色的优势,更好地将现代的护理观与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

2、理观。1中医护理的内容和特点1.1情志护理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等精神活动。适度的精神活动是身心健康的标志,过度或不良的精神活动则是导致疾病和衰老的重要因素[3]。所谓情志护理是七情所致疾病的护理[4]。《内经》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悲恐。”正常、和调的情志,可使脏腑之气舒畅条达,继而促进脏腑的功能活动;情志异常,就会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继而伤及内脏。例如:“喜”本来是一种良性的情绪变化,然而“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范进中举”就是一绝妙的例子。史料记载:范进由于多年未能中举

3、,被家人瞧不起,当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时,由于过喜而伤心,突然患了狂躁型的精神病。范进的家人在医生的授意下以恐吓的方法刺激范进,范进受到了惊吓,抑制了亢奋的情绪,又恢复了正常的心神功能。另外,中医在情志护理方面,还强调用五音(宫、商、角、徵、羽)入五脏(肝、心、脾、肺、肾)的方法,来调节五脏的生理功能,相当于现代的音乐疗法[5]。情志护理的重要方法是调摄精神,疏肝解郁,情志舒畅。要使患者保持情绪安定,不要暴喜暴怒,以免引起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要精神宁静、乐观、豁达,应做到节制情欲,学会控制感情,避

4、免情绪波动,护理人员要区别不同情况,做好劝导安慰工作,让患者解除思想负担,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使脏腑气血功能旺盛,使疾病早日痊愈。1.2饮食调护和指导用药1.2.1饮食调护饮食在现代护理观中占有重要地位,“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饮食调理得当,可达到补气养血,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增强机体抗御疾病的能力。人体一切生理活动都以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作为物质基础,而水谷精微的化身,又依赖饮食的摄入。“饮食失节”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又一重要因素,既病之后饮食的调摄又影响着疾病的转归[6]。所以,饮食

5、调护是中医护理的侧重点。在护理过程中,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7],开发出多种食疗,可达到祛病健身、延缓衰老、调节免疫机制等多种功能。根据辨证结果,指导选择饮食,做到病食相宜,药食相辅,寒温相适,这样就可提高疗效,促进病体康复。反之如果病食相违,药食相忤,寒温失当,气味过偏,则影响疾病痊愈,甚或招致病情恶化。疾病有寒热虚实表里的不同,食物有寒、热、温、凉四性和辛、甘、酸、苦、咸五味的区别,护理不同疾病的病人,应注意合理的饮食调理,如对手术前后病人,应忌辛辣刺激之品,如姜、葱、蒜、烟、酒等。瓜果、凉拌菜、凉面适

6、应于热证病人,脾胃虚寒者忌食;久病脾虚病人应忌食油脂和油炸、炙烤类食物,因味厚腻滞不易消化;对长期卧床大便秘结病人,应食核桃仁、芝麻、柏子仁、香蕉、蜂蜜等。所以,饮食护理是中医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不同疾病,根据证候,辨证分析,进行相应的饮食指导。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必须注意观察,了解病人的饮食情况,对病人家属送来的饭菜,也应细心检查,如发现不符合饮食护理要求的,应禁止食用,并向家属说明饮食与疾病的关系,要求他们配合做好饮食护理工作。1.2.2指导用药传统的中药治疗是根据药物所具有的若干特性所决定的,所谓

7、的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辛、甘、酸、苦、咸是中药所具有的五味,味道不同,作用各异。升降沉浮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四种不同趋向、性能。中药这种特性就要求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既要注意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又要注意药物的服用时间及方法。给药时间与人体时间节律同步协调:在服药时间上,滋补药宜在饭后服;驱虫药和泻下药大多在空腹时服用;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治疟药宜在发作前1~2h服;安眠药则应在睡前服;发汗药以每日午前服用为好;催吐药宜在清晨服。在中药的服药时间上,

8、中医有丰富的内涵,护理人员要善于学习、总结以探索最佳的给药时间。服药方法因病情、剂型不同各异:治疗寒证疾病药宜热服、温服;治疗热证疾病药宜凉服[8]。对于解表发汗药要偏热服以助汗出;清热凉血、止血剂宜凉服;散剂、粉剂可用温开水冲服或胶囊装好吞服;膏剂用温开水冲服;危重患者要少量多次频服;昏迷、小儿、食管手术等不能口服时可采取鼻饲给药等。1.3治未病学说“治未病”学说[9],即“无病防病,既病防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