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生物教学

研究性学习与生物教学

ID:9703509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5

研究性学习与生物教学_第1页
研究性学习与生物教学_第2页
研究性学习与生物教学_第3页
研究性学习与生物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与生物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研究性学习与生物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倡导“参与式”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些教育改革的新观念已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研究性学习过程运用于生物教学,具有的优势是研究性学习能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观察生命现象、探索生命本质,从而获得生物学知识,有效地形成生物学概念;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又是形成生物学概念的前提;培养学生探究生物世界的积极态度,如同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生命科学宝库的金钥匙。二、

2、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1.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给人才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中人才的重要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目前全国进行的中小学课程改革,目的在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关键就是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将灌输式的传统传授方式改变为启发式、师生互动而积极有效的传授方式。让学生由被动的、机械化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自主学习。2.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认识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

3、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它是一种认知过程的体现,是“在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学习的心理过程可描述为:发现问题→形成假设→拟定方案→解决问题。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针对问题提出种种假设,然后对所提出的假设逐一地进行验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学习者转变为“研究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实践和体验,知识就不是消极和被动掌握的,而是靠积极努力去获得,

4、学生将会更加珍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观察能力、质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系列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激活了学生各学科知识的储备,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将以一种全新的理念认识学习,感受学习的快乐。三、研究性学习的途径生物学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自然科学。根据生物学的特点,笔者把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大致可分为三种:实验探究、文献研究、调查实践。1.实验探究实验研究就是学生通过自主性实验,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对生命现象只停

5、留在表面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生命现象进行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许多生命的奥秘和生命活动的规律正是通过实验手段被揭示的,因此,充分挖掘和开发实验在生物学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这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对“酶的专一性”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最后通过事物的内在联系来验证假设,得出结论。通过动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得到了科学方法、技能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同时也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工作方法

6、。2.文献研究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中的问题和疑惑,通过收集图文资料、上网查询等手段,获取所需的知识信息来解决认知冲突。资料查询活动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是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和有益的活动。3.调查实践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教师还应该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例如在研究环境污染这一课题时,可以指导学生针对本地的水质变化、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还可以结合当地有关部门研究数据,写出

7、调查分析报告。又如高中生物讲述生物的性状遗传内容时,让学生去调查自己与父母的一些性状特征:有无酒窝、单眼皮和双眼皮、有无耳垂、干耳垢和湿耳垢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性状的体现与遗传的关系。通过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更加接近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生物教学的开放度,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将研究性学习从课堂引向生活,学生带着问题观摩现场,从而亲身体验知识的和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在多变的环境下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1

8、.创设情景,展示目标学习动机和兴趣是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巨大动力。学习目标的提出要从学科本身出发,并结合学生的实际与社会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和途径,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分析问题,设定方案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后,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对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将原有的各种片段知识、素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加工和改组,从中发现必然的联系,逐渐形成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