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4例疗效观察

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4例疗效观察

ID:9710832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5

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4例疗效观察_第1页
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4例疗效观察_第2页
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4例疗效观察_第3页
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4例疗效观察_第4页
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4例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4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4例疗效观察:杨凯,屈铁男,薛清佩,崔书豪【摘要】[目的]探讨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2007年11月经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4例,其中男10例,女4例,平均34.6岁(18~62岁)。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直接暴力伤2例,刀砍伤1例。闭合性骨折11例,开放性骨折3例。根据Hardegger的分型方法,体部骨折8处,肩胛冈骨折9处,肩峰骨折6处,肩胛颈骨折10处,盂缘骨折6处,盂窝骨折4处。其中混合型骨折10例,合并全身多发伤5例;伴有腋

2、神经损伤1例,肩胛上神经损伤2例。通过后入路手术,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使用重建钢板或拉力螺钉和钢丝等固定。[结果]1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根据Roentofscapularfracturesthroughposteriorapproach.[Method]FromMay2000toNovember2007,14patients(10females,4males;meanage34.6years),thereion,10ofscapularneckfracture,6ofglenoi

3、drimfractureand4ofglenoidfossafracture.[Result]Fourteenpatientseanfolloeof18months.AccordingtoRo,10patientsshoosttypesofscapularfractures,especiallyforscapularbodyfracture,spinascapularfractureandscapularmultipositionfracture.Keywords:scapula;fracture;operatio

4、n肩胛骨骨折比较少见,占肩部骨折的5%,占全身骨折的1%[1]。许多主张对移位严重的肩胛骨骨折进行早期手术治疗[2],其中后入路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主要入路。自2000年5月-2007年11月采用后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14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肩胛骨骨折14例,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18~62岁,平均34.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直接暴力伤3例。14例全部行前后位X线检查和CT检查,CT三维重建10例。根据Hardegger[4]的分型方法,体部骨折8处,肩

5、胛颈骨折10处,盂缘骨折6处,盂窝骨折4处,肩胛冈骨折9处,肩峰骨折6处。其中混合型骨折10例,合并全身多发伤5例,伴有腋神经损伤1例,肩胛上神经损伤2例。1.2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患侧在上侧卧位或侧腹卧位。切口起自肩峰后缘,沿肩胛冈和肩胛骨脊柱缘,呈弧形至肩胛骨下角。自肩胛冈上切断三角肌后部,向外侧牵开,显露冈下肌和小圆肌,分离冈下肌与小圆肌间隙即可显露肩胛体部的外侧及肩胛颈部。若需扩大显露体部时,可从肩胛骨脊柱缘和体部剥离冈下肌起点;如要更清晰地显露肩胛盂和肩胛颈,则需在冈下肌的肱骨止点处切断,并

6、翻向内侧。翻开此肌时,应注意保护好由肩胛上切迹向后延伸支配岗上肌和冈下肌的肩胛上神经,至此肩胛骨颈部,肩胛冈及肩胛体均能清晰显露。内固定方法:肩胛冈或体部外缘的骨质上均可选用4孔或6~8孔重建钛质弧形钢板,螺丝钉行内固定术,可调整钢板弧度以适应不规则的骨嵴,钢板铺设好贴切后,在骨嵴上钻孔钉入螺丝钉。除肩胛盂盂窝处骨折外,不可单独应用螺丝钉固定,因为肩胛骨骨折块薄弱,单纯依靠螺丝钉内固定不够牢固,且上螺丝钉的角度术中不易掌握[3]。对于浮肩损伤,应Ⅰ期固定锁骨骨折,肱骨近端骨折或喙锁韧带断裂,以保持盂肱关节稳定性,防

7、止肩胛骨颈部骨折畸形愈合。对肩胛颈及体部骨折多采用弧形接骨板内固定。对喙突、肩峰部骨折可采用克氏针或拉力螺钉内固定。有时可联合应用张力带钢丝、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图1~3)。术后处理:术后用吊带或三角巾悬吊保护上肢1~2周后,开始做摆臂锻炼,术后3周逐渐增加辅助锻炼,并开始主动锻炼。图1患者,男,37岁,车祸伤致右肩“浮动肩”损伤,术前肩关节正位X线片图2术后3周X线片图3术前CT三维重建片2结果和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根据ROWE[4]评分系统评定标准,优10例,良2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

8、5.7%。伴发腋神经损伤1例;肩胛上神经损伤2例经药物等保守治疗均得到完全恢复。术后并发肩关节不稳1例。3讨论3.1肩胛骨对稳定上肢和发挥上肢的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周围有较多肌肉包绕和丰富的血液供应。绝大多数肩胛骨骨折移位较轻,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容易获得骨折愈合和良好的功能恢复,预后通常良好[1,5]。只有严重移位和不稳定的肩胛颈、肩峰或喙突骨折和累及肩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