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

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

ID:9726884

大小:6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06

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_第1页
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_第2页
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_第3页
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_第4页
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摘要: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反映了他对于中国民族问题的总体认识及其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和原则。就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根源,发展历程作了论述,并力求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作出客观的评价,最后对当代民族主义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国势积弱衰微。有识之士不断提出了拯救国家危亡的许多方案,探求摆脱民族危机的道路。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正是萌发这个时期,是知识分子在走向革命过程中关心国事、关心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表现。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反映了他对于中国

2、民族问题的总体认识及其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和原则。  孙中山倡导民族主义以推翻现存政权,实行革命救国,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以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孙中山一生的事业中,宣传最得力、影响最大、旗帜举得最高的就是民族主义。  一、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根源  民族思想,特别是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是与近代历史的发展分不开的。民族主义曾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欧美资产阶级处于被压迫地位时,为发动人民反抗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到了帝国主义时代,欧美垄

3、断资产阶级已经抛弃了“民族独立”的旗帜,唾弃“民族主义”的理论,成为对全世界后进民族的压迫者。在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派从西方借取已经被抛弃了的“民族主义”思想来宣传革命,这是跟当时中国的“国情”和革命形势密切相关的。它有社会、阶级和思想上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帝国主义的疯狂入侵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20世纪初孙中山提倡民族主义的社会原因。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要瓜分对象,使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清政府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卑躬屈膝,无耻叫嚷

4、“宁赠友邦,不与家奴”,死心蹋的地充当帝国主义的走狗。因此,孙中山认为,为了抵御“外侮”,挽救民族危机,“非先倒满洲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1]1019“若欲救国救人,非锄去此恶劣政府不可”[1]141。  (二)阶级基础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族觉醒日益提高,是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阶级基础。  到了20世纪初,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在政治上摆脱无权的地位,在思想上渴望解除传统封建的钳制,求得自由民主。他们不仅公开谴责清政府“类具奴隶性质,而无爱国思想”,并且提出了“广

5、开会议,联络全国,可为异日自治自立之基础”等政治要求,这表明历史已把民族资产阶级推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要革命,借用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口号和中国传统的“反满民族主义”语言来进行宣传鼓动,这表明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民族觉醒日益提高。  (三)思想渊源  继承和发展华夏历史上的民族意识和吸收欧美、亚洲各国民族独立的革命思想,是20世纪初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思想渊源。  孙中山在回顾自己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时提出:“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1]916又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

6、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1]915从这里可以看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渊源和发展。  1.“先民所遗留者”或“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  孙中山所说的“先民”,是指华夏历史上的民族意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并不是一律平等,而是形成一种大汉族主义的“华夷之辩”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孙中山不可能不受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  2.“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  “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指的是从西方借取“民族主义”思想,要求民族独立和解放。孙中山虽然痛恨

7、西方侵略者,但是为了摆脱民族危亡,他竭力从欧美吸收进步思想。在孙中山漫长的人生旅途上,他曾长期生活在外国,孙中山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是很自然的。孙中山自己也承认这一事实。当他了解了美国民族自离英独立以来,高飞突进,便生仰慕之。由此可见,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也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理论。  3.改良“民族主义”的缺点  改良“民族主义”的缺点就是排除反满种族主义情绪,“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2]。  总之,孙中山对于中外两个方面民族主义思想的承袭和吸收,不是单纯地照搬,而是把西方的民族独立、民族解放思想和中

8、国人民反压迫的优良革命传统融会贯通,成为孙中山自己所特有的一种思想体系。  二、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综观其民族主义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其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