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数学课堂讨论

浅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数学课堂讨论

ID:9728441

大小:6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6

浅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数学课堂讨论_第1页
浅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数学课堂讨论_第2页
浅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数学课堂讨论_第3页
浅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数学课堂讨论_第4页
浅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数学课堂讨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数学课堂讨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数学课堂讨论【摘要】课堂讨论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讨论组织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自己针对课堂讨论的问题设计、组织展开及课后反思方面,结合教学的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数学课堂讨论。【关键词】数学学生课堂讨论有效课堂讨论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的。课堂讨论组织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初

2、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实施讨论呢?下面就个人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做法。一课堂讨论的问题设计每个数学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不一样,对课堂的关注点不一样。就算同一堂课,所设计的讨论问题肯定也不一样。1.主题紧扣课堂讨论问题的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明确的研究任务,使讨论有方向,有价值,切忌讨论问题太大、太空、太简单。叶圣陶先生说过,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掌握重点,弄清难点,达成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一轮船在港口A测得小岛S在北偏东75°方向,向正东航行

3、至灯塔B,在B处发现小岛S在东北方向,若港口A距离小岛S为200海里,求港口A与灯塔B的距离。在教学这道例题时,问题一出,学生纷纷根据方向角画图,画完图,却不知该如何解问题,此题的解决方法由于有悖于以前常用的方法,学生感到有难度,此时笔者抓住时机出了下面4个小问题让他们讨论,再全班学生进一步交流:(1)图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三角形?(2)解斜三角形的通法是什么?(3)在这个斜三角形中总共可作几条高?(4)作哪条高构造的直角三角形可顺利准确地求出AB的长?一出现上面四个问题,学生兴奋异常,思维活跃,画的画,算的算,议的议,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参加了讨论、交流,教师作为参与者,也主动地

4、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对学生的认识不断地起促进和调节作用,最后学生终于惊喜地发现:过点B向AS作高和过点S向AB所在的直线作高,都因为无法准确地求解而宣告失败,只有过点A向SB所在的直线作高才能顺利求解,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2.难易适当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当教学内容处于学生之两区(最近发展区和现有发展水平)以外时,教学难以有效进行;当教学之内容处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区)之内时,教学是没有效益的;当且仅当内容处于其“最近发展区”时,教学不仅可行而且有效。因而教学的起点应当是学生群体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群体在教师启发或合作的

5、氛围里能解决的,是在学生群体能思考的最近发展区域内。问题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无从下手,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问题太易,三言两语就可解决,便失去了讨论价值,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讨论的问题应注意难易适中,采取“跳一跳摘得到”的原则,这既有助于唤起学生讨论的欲望,也有助于鼓励学生奇思妙想,促使学生不断地将“最近发展区”转换为“现有发展水平”,不断地创造新的更高水准的“最近发展区”。3.取材新颖新颖的内容能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会产生钻研的动力。有意义的课堂讨论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6、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课堂讨论的有效性。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课堂讨论合作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二课堂讨论的组织展开1.组织讨论的形式合理的组织形式是课堂讨论成功的前提。(1)形式要构建搭配合理。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

7、,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参与。课堂讨论主要有集体讨论和小组讨论两种形式。集体讨论比较适合于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或争议较大的问题的讨论。它具有人多面广的特点,有利于集思广益,并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小组讨论要根据所讨论的实际情况,有时集体讨论与小组讨论交替进行。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应该考虑是否能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思维互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否能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任务要分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