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努力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ID:9730407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6

努力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_第1页
努力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_第2页
努力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_第3页
努力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_第4页
努力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努力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努力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一、搭建平等参与平台,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保障职工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是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前提。没有对职工权益的切实维护,就不可能有和谐的劳动关系。我们坚持科学治企、民主治企、依法治企,不断完善制度、创造条件,为职工群众搭建议事平台,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在决策酝酿、决策形成、决策实施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扬民主,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保障了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从源头上消除了不和谐因素。1.健全民主决策制度,搭建议事平台。健全决策程序,

2、制定并落实《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实施办法》等制度,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参与、民主决策的作用,在决策中广泛收集民意、集中民智。凡涉及企业战略、重大投资、改革改组等重大事项,都坚持向职代会报告,接受职代会审议,使每项决策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经常开展职工满意度调查、职工思想状况调查等活动,多方听取职工群众对加强企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企业管理的不断加强。2.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搭建平等协商平台。我们坚持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不断充实完善集体合同内容,狠抓集体合同条款的履行,认真做好集体合同的续签和

3、修订。每次续签集体合同,协商小组都要进行多次协商,反复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改成文,表决通过后正式签订。3.完善公开机制,搭建监督平台。我们在全公司层层推行厂务公开,建立起了从总公司到各二级单位、车间、班组四级公开网络,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纪委、工会协调的厂务公开体系,从济钢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改革方案,到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招标,以及与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住房分配、医疗药品采购等,全部实行公开,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坚持民主评议干部,在每年召开的职代会上,请职

4、工代表对总公司党政班子及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在对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年度考核时,请职工群众参与评议。4.坚持视察制度,搭建检查整改平台。济钢早在1996年就制定并经职代会讨论通过了《济钢集团总公司职工代表视察工作制度》。该制度确立了“监督检查各单位对总公司职代会决议和总经理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任务、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等六项职工代表视察内容,规定了“听、查、看、评”等多项视察方法。济钢的职工代表视察员被广大职工亲切地称为“企业的人大代表”,他们佩带“职工代表视察证”,就有关企业发展重大事宜和职工

5、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视察和有效监督。总公司党委、总公司及有关职能部门,及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讨论,对职工代表视察发现的问题和职工代表们提出的整改建议进行认真地研究,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措施。5.完善合理化建议制度,搭建献计献策平台。我们不断探索职工合理化建议机制,形成了工会征集、职工参与、专业人员研究论证、行政组织实施的“四位一体”运行模式,并设立职工建议档案、职工建议回访卡、职工建议反馈卡,做到件件有着落,条条有回音。2005年合理化建议创效益8900万元。二、搭建素质提升平台,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

6、综合技能我们牢固树立“学习是持久的竞争力”、“学习成就事业”、“培训是职工的福利”等观念,不断丰富学习载体,拓展学习领域,为职工提升素质搭建平台。1.创建学习型组织,搭建全员学习平台。我们坚持系统规划,整体推进,从争做知识型职工、学习型班组到学习型车间、生产厂(处室)等,形式多样,上下联动,构筑起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学习网络系统和运作体系,“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多学一点知识,多学一门技能”的思想蔚然成风。树立“培训是职工最大的福利”的观念,根据各类人员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每年

7、开办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岗位培训、学历教育、行星英语、计算机等培训班400多个,培训职工4万多人次。2.创新培养机制,搭建因材施教平台。把人才的培养纳入企业发展的短、中、长期目标计划,设计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个性化的培训项目体系,保证各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持续开发、持续提高。一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采取给时间、给学费、给待遇的“三给”政策,每年选送优秀业务骨干报考研究生,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先后送培博士及硕士研究生337人。二是实施“人才充电”工程。每年组织毕业5年左右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专

8、业技术人才进行脱产或半脱产培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实施技能提升工程,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操作、参观考试等方式对操作技能人才进行素质提升培训和适应性培训,对主体生产厂的关键重点岗位、特种作业人员等举办各个层次的培训班,每年培训职工2万多人次,有效地提升了职工技能水平。3.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搭建竞技平台。我们坚持每年在全公司开展“对口学习、对标挖潜”和“争创行业技术指标前三名”竞赛活动,确定40余项关键技术指标进行攻关,促进了指标不断改善,成本不断降低,综合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