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焦虑理由述评

浅谈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焦虑理由述评

ID:9734401

大小:6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7

浅谈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焦虑理由述评_第1页
浅谈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焦虑理由述评_第2页
浅谈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焦虑理由述评_第3页
浅谈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焦虑理由述评_第4页
浅谈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焦虑理由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焦虑理由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焦虑理由述评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焦虑理由述评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焦虑理由述评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焦虑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以后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一、研究的总体情况  目前,国内学者在社会焦虑方面的研究策略多以理论思辨为主、实证研究(包括个案研究、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为辅。在中国知X进行“社会焦虑”关键词搜索,并逐个进行主题验证,从210篇文章挑出符合的有74篇,又在检索项标题、摘要、关键词和全文中均输入“社会焦虑”精确检摘要:国内关于社会焦虑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

2、对社会焦虑理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焦虑内涵、类型、特征、发展规律、产生理由、负面影响及其策略等方面。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关于社会焦虑理由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理由:概念界定不清、研究对象宽泛、划分类型的标准不统一、研究策略单一、缺乏理论支持、解决方案“治标不治本”等。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在社会焦虑目前状况和形成理由的研究基础上寻求有效的应策略略。  关键词:社会焦虑;社会转型;社会理由  1002-2589(2013)22-0110-03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这个社会转型引起了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引发了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冲突

3、,带来了主体意识的凸显和价值观念的多元[1]。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整个社会人群出现紧张不安、浮躁不定的焦虑情绪。2011年一项持续两周、覆盖32个省、约1800名职业人群和在校学生参与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超过50%的受访者疑似或肯定存在焦虑或抑郁症状。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有2600万、九成大学生陷入就业迷茫、七成公众担心药品安全、70%的上班族工作不和谐[2]。  社会急速转型、变革必定带来整个社会的动荡、社会群体的焦虑和恐惧,进而引发普遍性的社会焦虑理由。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焦虑理由,我们应加强对社会焦虑理由的研究,在社会焦虑目前状况和形成理由的研

4、究基础上寻求有效的应策略略,以化解社会人群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幸福指数、推动其心理和谐。下面对目前国内研究目前状况做一综述,为以后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一、研究的总体情况  目前,国内学者在社会焦虑方面的研究策略多以理论思辨为主、实证研究(包括个案研究、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为辅。在中国知X进行“社会焦虑”关键词搜索,并逐个进行主题验证,从210篇文章挑出符合的有74篇,又在检索项标题、摘要、关键词和全文中均输入“社会焦虑”精确检索,再进行概念验证,其中只有一篇硕士论文,15篇学术期刊论文。这些文章大部分采用理论思辨的策略,只有少数几篇中应用实证研究的策略。  从研究

5、视角来看,学者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社会焦虑进行了研究,其中如吴忠明的《社会焦虑的成因与缓解之策》、赵鑫的《精神病时代——当代中国社会全民焦虑解读与策略》、夏学銮的《在更宽广背景下审视“09焦虑”》等。  从研究路径来看,关于社会焦虑的研究一般是依照“背景介绍、内涵解读、特征分析、影响研究、策略探讨”的路径来进行的,如张艳丽的《转型时期的社会焦虑研究》,赵鑫的《精神病时代——当代中国社会全民焦虑解读与策略》等;或者通过列举个案现象引出社会焦虑大背景并进行分析,如李宽的《从南平血案看转型期“社会焦虑”》;又或者研究具体某阶层群体焦虑心理状态,如张艳丽和司汉武

6、的《青年群体的社会焦虑及成因分析》。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社会焦虑的内涵研究  国内学者吴忠明较早关注社会焦虑这一概念,之后的学者陆学艺、汪和建把社会焦虑称为社会紧张、社会挫折感。学者们都一致认为社会焦虑是在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紧张心理状态。焦虑一般是指个人焦虑,但当在一定条件下,如社会变迁所引发社会中许多个体内心出现关于自我、他人、社会和未来的担忧和社会心理,这种担忧在社会大多数成员身上都具备,就已经成了社会理由[3]。由于普遍扩大的自由和不确定性,以及存活压力显著增大等理由,社会焦虑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人群并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而成为一

7、种不可忽视的社会事实[4]。社会焦虑的发展又分为部分焦虑阶段和普遍焦虑阶段。两个阶段区分的唯一标准要看是否形成了社会张力[5]。夏学銮把社会焦虑分为个体焦虑(角色冲突焦虑、目标-手段脱节焦虑、任务-能力认知不匹配焦虑)、群体焦虑(剥脱焦虑、内-外群体比较焦虑、群体宣泄感染焦虑)、组织焦虑(组织-环境焦虑、组织障碍-目标焦虑、组织空客化焦虑)和制度焦虑(制度进入、退出、形式化焦虑)四个层面,并主张分层面对社会焦虑进行分析[6]。芮守胜学者又根据社会焦虑主体影响力的大小将社会焦虑分为先行者焦虑、部分焦虑和普遍焦虑三种类型[7]。  (二)关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