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

浅析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

ID:9734446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7

浅析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_第1页
浅析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_第2页
浅析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_第3页
浅析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_第4页
浅析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摘要】学具是数学教学,特别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很实用的辅助教学手段,本文是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体会、感受,查阅相关资料总结而来,文章主要论述学具在教学中的挑选、准备、使用、存放中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学具;数学;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Abstract】Learningismathematicsteaching,especiallyakindofverypracticalextendededucationmeansinthejuniorclassteaching,thistextbeanauthortobineoneselfinact

2、uallytheteachingofrealize,feeling,checkrelateddatasummarysincethen,thearticlebemaindiscusstolearnintheteachingofchoose,preparation,usage,depositmediumofsomeproblem.  【Keyatics;Concreteimagethinking;Abstractthinking;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却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概括的能力比较差。引导、培养、发展学生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学具的运

3、用和操作。因此,教师必须借助于教具学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生动地呈现在儿童面前,使他们容易理解和掌握。皮亚杰曾说过:“智慧是动作发端,活动是连结主客体的桥梁。”意即儿童学习数学最初是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完成的。因此,可以这样说,教具学具是儿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在选择、使用教具学时除了要达到卫生、形象、耐用、能激趣、具有操作性等一般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学具准备要力求有序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一个五六十人的班级倘进行最简单的一次操作,前后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既影响了教

4、学进程又要冲淡课堂气氛;而且还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我在学具准备中要求学生做到:  1.1学具存放有序。  1.2学具摆设有序。要求学生将学具摆设在课桌前缘,操作时听清要领后再动手等。这样学生操作就有条不紊,可使原来的“乱、哄、慢”转化为“静、快、齐”。    2.学具操作要力求适时适量适度    学具操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为有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这就要求操作时,一方面不要图形式、凑热闹或走过程;另一方面也不要为省时间而匆忙进行或草草收场。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具有“匠心”,精心设计;执教时具有信心,调控好“三适”。  在一节课中,倘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而进行学具操

5、作由直观形象过渡到抽象概念为适时;当有的内容在教师演示后,学生尚未真正理解或掌握,而进行学具操作为适量;在学生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而中止操作为适度。    3.学具运用要力图多感官协调一致    学具操作是在动态中,它既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特征,又迎合了儿童喜动特点和好奇心理。所以,学具操作必须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使外部活动与内化思维有机结合为目的。  为使学生手、眼、脑、口协调一致,教师要从“导、说、想”三方面去努力。  3.1操作前,教师要针对授课内容提出让学生观察或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动脑)。这样可使学生边操作边思考,从而进入抽象思维的门坎。  3.2操作时,教

6、师要注意“导”,规范的操作,才能使学生不致于由感知表象的错觉而误入抽象思维的歧途(让学生动手)。这样可水到渠成,一步到位。  3.3操作后,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概括时间,然后引导学生用语言说理(让学生动口),一个不完整,两个、三个补充。这样通过“说”来展示操作是否达到了目的。操作的“导”、表象的“说”、抽象的“想”,是学具运用的三步曲,它是学生多感官参与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学具操作由感知建立表象,由表象达到抽象概念的最佳结合。4.注意教具学具使用的层次性    儿童的思维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发展的,经历了从直觉行动思维一一具体形象思维一一表象

7、思维一一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四个发展阶段。为了适应儿童每一阶段不同思维形式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和运用的教具应包括完全直观教具(实物教具,贴绒或磁性的实物图片等)、半直观(图形、点子卡片等)及抽象的教具(数字卡片、式题卡片等)。例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我们一般是先让学生观察主题画(实物图)数一数画面上有几匹马、几位解放军叔叔、几支枪等,突出这些东西的数量都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接下来用小棒摆正五方形,在计数器上拨球理解4与5的顺序,利用摆木块比较4和5的大小,摆小棒掌握5的组成。有了这些直观感知缸础,再让学生看着卡片说顺序,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