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ID:9734845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7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_第1页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_第2页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_第3页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_第4页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关键词】枇杷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摘要:目的介绍传统中药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作基础,综述了枇杷叶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成果,并展望应当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系统研究,以拓宽其应用前景。结果与结论目前已从枇杷叶中分离得到挥发油、三萜类、倍半萜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合物,其生理活性具有抗炎止咳、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和保肝等作用。  关键词:枇杷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枇杷叶为蔷薇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枇杷Eri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又

2、名巴叶,商品有广杷叶和苏杷叶之分。在我国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主产于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北等地。枇杷叶是传统医药学常用中草药,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对枇杷叶性味和归经的认识,历代医家基本相同,一般认为其味苦,性微寒,归肺、胃二经。《本草纲目》曰:“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本草再新》曰:“清肺气,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呛血,治痈痿热毒。”可见枇杷叶具有润肺止咳、降逆止呕之功效,常用于治肺热咳嗽,吐血、胃热逆呕,烦热口渴等疾病。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枇杷叶具有抗炎、止咳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道等疾病[1]。近年研究还发现,枇杷叶有

3、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保肝利胆、清除氧自由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药物化学研究表明,枇杷中主要含有挥发油、三萜类、倍半萜类、黄酮类、氨基酸、糖类、及其他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本文拟对近年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1枇杷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枇杷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列研究,发现其含有挥发油、三萜类、倍半萜类、黄酮类等活性成分。  1.1挥发油(essentialoil)枇杷叶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如橙花叔醇(nerolidol)、金合欢醇(farnesol)、α、β蒎烯(α、βpinene)、莰烯(camphene)、月桂烯(βmyrc

4、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芳樟醇(linalool)、反-氧化芳樟醇(translinalooloxide)、α衣兰烯(αylangene)、αβ金合欢烯(αβfarnesene)、樟脑(camphor)、橙花醇(nerol)、牛儿醇(geraniol)、α毕澄茄醇(αcadinol)、顺β,γ己烯醇(cisβ,γhexenol)、芳樟醇氧化物。其中橙花叔醇(nerolidol)为挥发油含量的61%~74%,但枇杷叶中橙花叔醇(nerolidol)的气味极低,可能是橙花叔醇(nerolidol)在水蒸气蒸馏的过程中以不易挥发的结合方式经断裂后分离得到[2,3]

5、。  1.2三萜酸类(triterpenicacid)化合物是枇杷叶主要的特征成分之一,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有效成分集中在三萜酸类化合物。目前从枇杷叶中得到的三萜酸类化合物,大部分为乌苏烷型、齐墩果烷型化合物:乌苏酸(ursolicacid)、2α羟基乌苏酸(2αhydroxyursolic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2α羟基齐墩果酸(马斯里酸maslinicacid)、3β,6α,19αtrihydroxyurs12en28oicacid、2α,3αdiacetoxy12en28oicacid、2α,3α19αtrihydroxyurs12en28o

6、icacid[2~5]。鞠建华等[6]首次从枇杷叶中分得坡模酸系(pomolicacid),Nunziatina等从于意大利的枇杷叶中分得7个乌苏烷型的游离的三萜酸类化合物(图1),其中14为新化合物,其23OH或2OH与咖啡酰或对香豆酰成酯:(1)23反式对香豆酰萎陵菜酸(23transpcoumaroyltormenticacid)、(2)23顺式对香豆酰萎陵菜酸(23cispcoumaroyltormenticacid)、(3)3O反式咖啡酰萎陵菜酸(3Otranspcaffeoyltormenticacid)、(4)3O香豆酰救必应酸(3Otranspcoumaro

7、ylrotundicacid)[7]。Hideyuki等从枇杷叶中首次分得酰化三萜酸类化合物(图2):3αtransferuloyloxy2αhydroxyurs12en28oicacid及megastigmaneglycosides(图3):(6R,9R)3oxoαionyl9Oβxylopyranosyl(1→6)βglucopyranoside和(6R,9R)3oxoαionyl9Oαrhamnopyranosy2α(1→6)βglucopyranoside[8]。  1.5其他成分  枇杷叶中还含有苦杏仁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