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当代解读

浅议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当代解读

ID:9738558

大小:6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07

浅议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当代解读_第1页
浅议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当代解读_第2页
浅议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当代解读_第3页
浅议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当代解读_第4页
浅议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当代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当代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议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当代解读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当代解读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当代解读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马克思主义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庸的唯物主义。而很显然,这种旧唯物主义不可能是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意识形态的真正对手,马克思主义超越并取代德国古典哲学的变革实质被完全丢弃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幼稚歪曲。  其二,与“正统”唯物主义神化“物质”实体相反,在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中占统治地位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第二种趋向表现为将马克摘要: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内涵包括

2、两个方面,其一,针对“正统”马克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当代解读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zbjy.提供,.思主义的“物质”和“意识”的抽象化倾向,提出社会历史视域的回复;其二,针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倾向,主张人的创造性活动。通过第一个方面即社会历史视域的回复,葛兰西提出了其市民社会理论;通过第二个方面即主张人的创造性活动,葛兰西得出了批判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并夺取文化领导权的理论结论。  关键词:葛兰西;实践哲学;市民社会  1003-854X(2008)06-0036-03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在西

3、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发展史上,起到了上承卢卡奇、柯尔施的反思,下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重要作用。葛兰西反思并批判了在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居于“正统”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引发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和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夺取文化领导权两个转向。这一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史上的重要过渡和转向,是葛兰西超越卢卡奇、柯尔施从当时革命的具体条件与决策等方面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挫败的主要理由即革命意识和革命理论的缺失,进一步深入到作为这一主要理由即革命意识和革命理论缺失的根源的深思结果。葛兰西认为,革命意识和革命理论缺失的根源在于无产阶级

4、在现代西方市民社会中的文化领导权的丧失。因此,在现代西方社会,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不是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是同资产阶级在市民社会中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文化革命。同时,革命的主体承载者也由传统的无产阶级转变为担负反思批判功能的知识分子。    一、“正统”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双重修正和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倡导    葛兰西认为,在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中占统治地位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表现为两种趋向,这两种趋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双重修正和歪曲。  其一,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正统”唯物主义趋向。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

5、的基本理由》一书,被列宁称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好的阐述,1908年出版后,其阐述一直被奉为国际共产主义世界中的马克思主义权威解释。葛兰西认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简单化修正,因为它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唯物主义等同起来,这种唯物主义的“正统”性只能“滑到庸俗唯物主义去”①这种“正统”唯物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分裂为两个要素:一个是哲学要素,就是形而上学的或机械庸俗的唯物主义要素;另一个是按照自然科学策略加以构造,以最粗俗的实证主义实验的社会历史理论要素。庸俗唯物主义与实证主义直接相联,庸俗唯物主义的表达和展示方式一般都是实

6、证主义式的体系。庸俗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将马克思主义曲解成永恒的、绝对的真理的教条体系。在其中,浅薄的“物质”始终居于基础地位,仿佛越是回到“物质”客体,人们就必定越加“正统”。为了克服在广大群众中流传广泛的唯心主义意识形态和宗教先验主义,“正统”唯物主义使用了最粗俗和最平庸的唯物主义。而很显然,这种旧唯物主义不可能是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意识形态的真正对手,马克思主义超越并取代德国古典哲学的变革实质被完全丢弃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幼稚歪曲。  其二,与“正统”唯物主义神化“物质”实体相反,在第二国际和

7、第三国际中占统治地位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第二种趋向表现为将马克思主义同康德主义以及其他非实证主义的和非唯物主义的联合。如伯恩施坦、麦·阿德勒将马克思主义和康德主义结合起来,主张回到康德主义去;奥托·鲍威尔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托马斯主义认识论结合起来;德·曼把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结合起来;以及把马克思主义与柏格森主义、实用主义等结合的各种主张和尝试等等。这种倾向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正统”唯物主义倾向的不满。庸俗唯物主义—实证主义的“正统”唯物主义,在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中往往最后归结为经济决定论。考茨基

8、就是一位“正统”的经济决定论者,他将社会变革的希望寄托于经济危机,认为只要经济发生危机,就可以实现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作用完全受经济决定,成为经济的外在消极表现。而随着在西方社会中经济活动与交往活动以新的形式发生作用,伯恩施坦等认为必须对经济决定论这一僵死的脚手架展开批判②。“回到康德去”就是其反拨性的口号。在阐述托拉斯和信用制度等组织化对资本主义的积极影响的前提下,伯恩施坦等将组织化资本主义与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