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结尾怎么写

考察报告结尾怎么写

ID:9767148

大小:80.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5-08

上传者:U-991
考察报告结尾怎么写_第1页
考察报告结尾怎么写_第2页
考察报告结尾怎么写_第3页
考察报告结尾怎么写_第4页
考察报告结尾怎么写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察报告结尾怎么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考察报告结尾怎么写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调研报告不同于一般的公文,它既要有详尽的、令人信服的基本情况,又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原因分析,更要有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具体讲就是:情况全面,客观准确;观点明确,分析透彻;层次分明,语言简练;符合实际,操作性强。一篇好的调研报告,应有强烈的针对性、事实的具体性和报告的科学性,并做到有观点、有思路、有对策。有观点,即观点新颖正确,且材料和观点相统一。有观点无材料,有材料无观点,或观点与材料相背谬的情况是不允许的。调研报告中所使用的材料,应服从、服务于观点,不能游离于观点而独立存在。有思路,即在分析问题时脉络分明,逻辑严密,因果自然。有对策,就是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没有对策的调查研究,是徒劳无益的;没有对策的调研报告,只是一纸空文。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集中展现了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并且针对刘备集团无根据地的处境提出了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方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对策论。一篇好的调研报告,不但能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而且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对实际工作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领导重要批示是衡量调研报告优劣的重要标志,但不是唯一尺度。二、调研报告的格式党政机关调研报告的格式已约定俗成,一般由标题、署名、提要、前言、正文、结尾六部分构成。篇幅一般不超过4000字。1.标题调研报告的标题类似于新闻专访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通常情况下一篇调研报告的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1)规范化标题格式。基本格式如《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北戴河区农村全面开展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廊坊市强力推进软环境建设的调研报告》、《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调查》等。(2)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标题结合式三种。陈述式如《我省新兴中等城市建设与发展呈现十大特点》;提问式如《向武汉国际杂技节学点什么?》;正副标题结合式如《打造投资兴业的“一方乐土”——对邯郸市优化发展软环境的调查与思考》,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3)标题的拟定。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是立意、谋篇的纲领,是读者入文的向导,要力求简洁、醒目、生动。一是用比喻拟题。如《为传统农业插上现代化“翅膀”》、《让“朝阳产业”魅力四射》、《“5A”助力,“明珠”添彩》等。二是用夸张拟题。如《撑起更大一片天》、《“合作”起来天地宽》等。三是用设问反问拟题。如《我省青县“村治模式”何以引起广泛关注》、《国家级贫困县招商引资靠什么》等。四是用对偶拟题。如《在“早”字上下功夫,在“好”字上作文章》等。五是用语气拟题。如《重视扶持河北文化品牌刻不容缓》、《我省房地产市场振兴任重道远,扩大投资和消费仍是当务之急》等。六是用数字拟题。如《我省房地产发展凸显六大问题》、《“八项措施”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等。七是用诗文拟题。如《风正一帆悬》、《不信春风唤不回》等。八是用词组拟题。如《创新·架桥·挖潜》、《普法·化访·严打·调解》等。2.署名标题下面署名,写出调查单位或作者个人姓名、所在工作单位。也可以署名“×××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名字可在文章后面注明。3.提要调研报告一般不写提要,但由于省委省政府及其部门工作的特殊性,调研报告也可以通过提要让领导马上了解报告内容,节省阅读时间。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办公室主任麦琪·威廉姆斯,每天早晨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向克林顿报告全世界和美国的形势,就只用一张A4纸。调研报告提要是报告全文的缩影,要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调研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提要可只简要地叙述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调研手段、方法、过程等均可不涉及。文字篇幅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为好。4.前言前言是调研报告的开头部分,要精炼概括,直切主题。共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研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研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研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5.主体主体是调研报告的核心部分。是前言的引申展开,是结论的根据所在。 (1)主体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调查到的事实情况,包括事情产生的前因后果、发展经过、具体做法等(基本情况);二是研究、分析事实材料所揭示的事物本质及其特点、规律(思考启示);三是提出具体建议或应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对策建议)。主体部分内容丰富,结构安排力求条理清晰、简洁明快。(2)主体结构。一是根据逻辑关系安排结构,如: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最常为人们采用。二是按照内容安排结构,如:“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研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研报告。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的正文主要内容有:①用成绩说话,要在工作的项目、规模、效益等方面用统计材料说明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达到令人信服的目的;②介绍取得成功的经验、做法,选准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经验,从方法、过程、措施、步骤等方面进行陈述,并用工作的实绩加以具体的说明介绍;③分析优越性,总结先进工作所带来的各种效益和成功经验的先进性所在。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的正文主要内容有:①存在的问题,要用数字和具体事实说明问题的严重程度、所造成的后果以及损失的程度,以准确把握问题的性质。这部分属于基本情况介绍;②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是反映问题的关键环节。因此,原因分析要抓准,就问题找原因,分清主客观原因,辨别人为因素与外在因素,便于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使问题尽快得到纠正和解决;③提出改进建议,针对问题、针对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或措施,建议应符合上级要求和客观实际,针对性强,切实可行,具体实施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责任明确,对调查对象有参考利用的价值。6.结尾结尾也叫结论。调研报告可以有结尾部分也可以不写结尾部分。一般而言,有四种情况需要写结尾:一是主体报告情况,介绍经验,需要结论;二是主 体中没有提到的问题、希望、要求、建议等,需在结尾中提及;三是附带说明有关情况,如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情况,主体中没有提及,需在末尾加以说明;四是有附带材料需要加以说明的,如一些典型材料、专题报告、统计图表等。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必须简洁有力,切忌拖泥带水,画蛇添足。调研报告初稿形成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根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定稿。调研报告形成后,可根据需要征求被调查者或有关方面领导的意见。对全局性、战略性、决策性、技术性的问题,可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学者进行咨询、论证,对调研报告进行修改,进一步充实、完善。调研报告成稿后,呈报有关领导审阅,按领导要求再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分析、修改完善。我们要求调研报告要有时效性、要快,但同时强调不要轻易出手,“怀胎十月”才能养育健康的“婴儿”。《河北发展》编辑部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三零”目标,即:让每项工作零缺陷,让每期刊物零失误,让每个人心中零遗憾。很多机关办公室的同志把它抄录改写作为准则,我感到它对于我们写调研报告同样有启示意义。篇三:调研报告的写法调研报告的写法调研报告的写法不同类型的调研报告,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基本写法是相通的。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一是熟悉调研报告的结构特点;二要把握调研报告的写作程序。(一)调研报告的结构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研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1.标题调研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研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研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研报告》。2.导语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研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研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①简介式导语。对调研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②概括式导语。对调研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研内容、调研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3.正文 正文是调研报告的主体。它对调研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研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研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研报告。4.结尾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研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研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5.落款调研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研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研者,则落款时可省略。(二)调研报告的写作程序调研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1.确定主题主题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对调研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报告的主题应与调研主题一致;要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主题宜小,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2.取舍材料 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研资料,在组织调研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③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3.布局和拟定提纲这是调研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研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研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调研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研者在调研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4.起草报告这是调研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5.修改报告 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一、概念与特点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二)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三)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二、分类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平方根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二)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三)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三、写法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转载自第一,请保留此标记。)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 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本文由第一·范文网.DiyiFanic,social,technological)。另外还有自然环境,即一个企业所在地区或市场的地理、气候、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等因素。由于自然环境各因素的变化速度较慢,企业较易应对,因而不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政治环境:1.政治环境:是指那些影响和制约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以及其运行状态。具体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政治军事形势、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法规及执法体系等因素。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中,企业能够通过公平竞争获取正当权益,得以生存和发展。国家的政策法规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控制、调节作用,相同的政策法规给不同的企业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机会或制约。经济环境:2.经济环境: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具体包括社会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其中,重点分析的内容有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经济环境、市场及其竞争状况。衡量经济环境的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就业水平、物价水平、消费支出分配规模、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利率、通货供应量、政府支出、汇率等国家财政货币政策。技术环境:3.技术环境:是指与本企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现有水平、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以及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等。如科技研究的领域、科技成果的门类分布及先进程度、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实力等等。在知识经济兴起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技术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创造性的,也可能 是破坏性的,企业必须预见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4.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处地区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与变动。社会文化环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文化水平会影响人们的需求层次;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可能抵制或禁止企业某些活动的进行;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会影响产品的社会需求与消费等。2、微观环境分析微观环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具体环境。与宏观环境相比微观环境因素更能够直接地给一个企业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同时也更容易被企业所识别。编辑本段企业内部环境编辑本段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它反映了企业所拥有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工作状况以及企业的综合能力,是企业系统运转的内部基础。因此,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也可称为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其目的在于掌握企业实力现状,找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因素,辨别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以便寻找外部发展机会,确定企业战略。如果说外部环境给企业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机会的话,那么内部条件则是抓住和利用这种机会的关键。只有在内外环境都适宜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健康发展。1、企业资源分析企业的任何活动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资源来进行,企业资源的拥有和利用情况决定其活动的效率和规模。企业资源包括人、财、物、技术、信息等,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企业文化分析企业文化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文化的现状、特点以及2、企业文化分析它对企业活动的影响。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制定与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和手段,它与企业内部物质条件共同组成了企业的内部约束力量,是企业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3、企业能力分析企业能力是指企业有效地利用资源的能力。拥有资源不一定能有效运用,因而企业有效地利用资源的能力就成为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重要因素。[2]1、您所在的公司是否属于重污染行业【重污染企业包括: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单选)冶金、化工、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 A.是(2,4.44%)B.否(43,95.56%)2、您所在的公司成立时间:(单选)A.3年以下(9,20%)B.3年以上,5年以下(15,33.33%)C.5年以上,10年以下(9,20%)D.10年以上(12,26.67%)3、您所在的公司性质为:(单选)A.国有(11,24.45%)B.民营(24,53.33)C.其他(10,22.22%)7、您所在的公司是否是上市公司?(单选)A.是(8,17.78%)B.否(37,82.22%10、您的工作岗位属于公司:(单选)A财务部门(18,47.06%)B管理部门(14,23.53%)(13,29.41%)C其他部门目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企业的自愿披露行为,社会公众对社会责任信息并不十分关注。本文从心理学领域的印象管理理论角度,分析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印象管理的构建方法,并结合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统计分析,结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讨论印象管理对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影响。【关键词】社会责任;信息质量;印象管理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其所有者、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以及自然环境和资源等承担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社会责任意识的日益深入和强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逐渐进入上市公司年报,以至单独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独立披露。在我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社会责任的理念得到传播并且效仿。但是,社会责任报告似乎只是一个“花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和用于投资决策;与之相反,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矿难等却频频发生。个中奥妙,不得不引起人们思考。下文就从印象管理的角度为你揭开这层面纱。一、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的印象构建随着我国加入ole、Riordan,1995)。把它延伸到会计研究领域,就是上市公司为了使广大信息接受者形成特定印象,对其所披露的信息进行“包 装”和操纵,试图控制信息使用者并影响其判断和决策。①那么,公司是如何把社会责任报告用做构建企业形象的工具的呢?第一,精心打造语言特色。社会责任的披露形式没有固定的格式,在实践中,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在内容、语言形式、封面、图片、颜色、段落、字体、图表、纸张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公司在作出这些细致的决定时,要考虑为创建和维护一定的公司形象服务。任何一个可能美化公司及管理层形象的细节都有可能被使用,以便影响社会公众和投资者对公司的印象。第二,披露内容的选择。社会责任的披露内容并没有严格的统一规范,报告方可以灵活选择披露的内容。公司为了形象构建的需要,理所当然要选择有利于自己形象塑造的信息进行披露,而隐藏起不利的信息。在翻阅了近三年几乎全部的独立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后,没有发现一条不利的消息“明目张胆”地出现。公司不论好坏,都会尽力美化自己,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披露的实质性内容,他们也会用一些冠冕堂皇的口号支撑门面。第三,操纵可读性。对于财务报告的披露,准则有可理解性的要求。对于社会责任报告,其可读性就由着管理者随心所欲。当公司社会责任履行较好、管理层希望所有利益相关人更好地了解这种状况时,就在报告中运用通俗明了的语言,采用图表,适当辅以照片增强可信性和可读性;而当公司社会责任履行较差、管理层试图夸大或者掩盖公司的问题时,就会在报告中故意运用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语言,通过加大阅读难度来影响读者的理解。有的社会责任报告一百多页,让人看得生厌,耐着性子读完却没发现多少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以很多图片、照片装点门面,表面上看来比较充实,实际上并没有承担多少社会责任,避实就虚,玩文字游戏。有的就简单三四页,通篇是社会责任的口号,照抄照搬相关规定,只字不提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譬如在披露环境保护时,引用大堆环境方面的术语;使用语言也是仔细推敲,“淘汰不达标安全环保设备多少套”,而不披露“有多少不达标安全环保设备仍在使用”;使用“实现节能多少吨煤”的字眼,含糊不清,节约是与谁相比?是否产量减少造成的节约?抑或是使用了石油替代煤炭?不得而知。二、印象管理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有8个方面的要求: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及时性等。财务报告与社会责任报告具有很多相似性,可以部分适用这些信息质量的评判标准。第一,社会责任信息也应该在收益大于成本的前提条件下,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供满足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从成本收益角度来看,社会责任的印象管理行为可以给公司塑造负责任的形象,博得 利益相关者的好感和青睐,在融资、贷款、竞争项目、提升股价等各方面获得正的效应。公司的形象和市场地位与管理者的命运密切相关。因此,对社会责任进行印象管理的收益是比较大的。然而,由于目前法律法规对语言信息规范的空白,对社会责任的第三方鉴证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对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进行强制要求,导致印象管理的行为成本很低。获得的收益大而付出的成本小,上市公司何乐而不为?因此,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质量也不容乐观。第二,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印象管理使得公司价值夸大,从而信息的可靠性不再可靠。由于证券市场信息的非完全性,公司外部投资者与公司内部管理人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效应将导致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出现价值低估。为了减轻证券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相对价值高、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将倾向于增加自愿性信息的披露(更多地对外部投资者自愿披露投资项目和公司财务信息等),同时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将使用一定的印象管理行为,过分美化公司形象、夸大公司核心竞争能力以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使其等于甚至超过公司的真实价值。所以,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值得怀疑。 第三,印象管理有助于放大或者隐匿公司真实的社会责任信息,信息的相关性难以保证。当公司社会责任履行较好的时候,公司管理层将非常愿意将这一信息传递给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而且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他们不仅会主动显示在他们的实际所履行的社会责任信息,还会利用印象管理将这种信息尽可能的放大,以突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最终达到提升公司形象的目的,为牟取经济利益埋下伏笔;当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较差的时候,公司管理层会企图通过印象管理阻碍信息的正常传递、尽量隐藏不利的信息,影响社会公众的判断,最终达到维持公司形象的目的。公司管理层有选择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选择的宗旨是维护公司和管理者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本文结合从巨潮资讯网站上收集到的有具体公布时间的65份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分析我国社会责任报告中印象管理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影响。首先对样本进行粗略分析。65份报告中,披露的2005年社会责任报告1份,占1.54%;2006年20份,占30.77%;2007年44份,占67.69%。可见,企业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在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从披露的及时性看,2005、2006年有6份报告是在6月及以后披露,占28.57%,而2007年披露时间几乎都在4月30日以前。由于处于初步尝试时期,更加没有规范可言,以至于时有下半年才披露上一年度报告的情况,及时性很差。2008年国资委的政策出台后,多数公司都在董事会批准年报的同时签署了社会责任报告,及时性明显提高,这正是上市公司利用印象管理的结果。因此,从及时性来看,印象管理似乎有助于促使公司尽早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对于信息质量发挥着正向的引导作用。从披露的内容看,由于《指引》和《指导意见》的引导,我国的社会责任报告几乎都包含股东和债权人权益保护,职工权益保护,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保护几大方面。但在内容性质上,没有发现坏消息,几乎都在为公司大唱赞歌,大篇幅描述制度规定等,信息内容与投资者的兴趣相关性并不高。可见,印象管理导致了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下降。从披露的形式看,绝大多数的报告(占83.33%)都有货币化信息,91.67%的报告既有文字描述,又有数字信息。报告页数最长的有126页,最短的有3页,多数在10页左右。有27份(占45%)含有照片或图表。由此可见,印象管理在社会责任报告中被普遍应用。同时,阅读还发现,规模大的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越长,包含的照片、图表、数字信息越多,即运用影响管理也越多,与前文的分析一致。 三、用印象管理解释社会责任信息与公司价值相关性一般而言,利益相关者在阅读社会责任报告前,已经通过财务报告,分析师预测等其他途径了解了该公司的情况,对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印象,如果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信息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说得过于美好,他们可能不会相信这份没有严格的第三方鉴证的报告,从而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效果适得其反,给利益相关者形成虚假的印象。如果社会责任报告空洞无物,那么公司白白地浪费人力财力来编报社会责任报告,有和没有差别不大。如果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年报没有提到的其他不利信息,这无疑是自掘坟墓,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伤害利益相关者对该公司的感情。不管哪种情况,社会责任信息都只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公司价值的下降。实证研究有文献证明了这一观点。宋献中、龚明晓(2007)采用了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年报中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和决策价值进行了整体评价。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水平和决策价值较低。李正(2006)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2003年52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问题。结果表明,从当期看,承担社会责任越多的企业,企业价值越低。 四、思考与建议综上所述,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会有动机主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以提升自己的形象。也是基于这个理论对信息的放大和隐藏作用,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其真实性受到质疑。因此,如何改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问题,值得思考。第一,单独建立和统一社会责任报告标准。明文规定必须披露的条款,制定鲜明的信息质量标准。而不是由企业自行抉择,汇报更多传统企业财务报告未包括的资料,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含量;从报告使用者的角度对企业提出要求,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的相关性,增强吸引力,制定及推广大众所接受的社会责任报告。第二,明确监管责任,规范第三方鉴证,增强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的决策价值。已经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有些有第三方鉴证,有些没有。有些是专业的独立第三方出具的“审核验证报告”,有些是非专业的独立第三方出具的“第三方意见”。毋庸置疑,有专业的独立第三方出具鉴证审核报告的社会责任信息更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更能令使用者信服。第三,明确社会责任报告的责任人。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谁应该对此报告负责。只有明确了责任人,才能保证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因此,相关法规应该明确哪些行为应该受到惩罚,受何种惩罚以及处罚谁的问题。摘要本文从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信息的不同需求出发,针对披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其原因进行探讨。文章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的范围、准则的制定、外部监督、和会计人员素质等多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字信息使用者环境会计环境信息披露环境会计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批判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会计的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向外提供环境会计告,它是指会计要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环境信息和与环境有关的信息,从而充分满足他们决策的需要。因此,环境会计的研究应该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为目标,做到有的放矢。一、信息使用者本文紧紧围绕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信息的需求,对环境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据笔者分析,主要的信息使用者有如下几类:投资者。在传统会计中,投资者及其分析代理机构一向是会计信息的最主要的使用者之一,这种情况在环境会计中也同样存在。首先,投资者出于对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考虑,自 然非常关心企业的环境绩效会对企业财务上的安全性和盈利能力产生何种影响。其次,由于投资者素质和修养的不断提高,道德投资的观念开始被一些投资者所接受,甚至在有些国家里产生了专门的道德投资机构。道德投资,意指投资者只对那些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并主动承担环境责任的企业投资。那么,这些投资者将会非常重视企业的环境绩效,至少会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他们对于企业的环境信息自然也就产生了需求。金融机构。在现代社会里,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是一支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力量。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要,各种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活动中都开始引入了环境问题。在投资者出资开办企业后,银行就成为企业日常融资的最主要的对象。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出于贷款的安全性必须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由环境问题可能引发的潜在的负债和风险。与银 行的考虑相类似,保险商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可能招致的风险。保险商假如不对企业投保的财产上所隐含的环境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它们将有可能替企业承担巨大的环境治理开支从而招致巨大的损失。保险商必须根据企业的环境绩效来确定可以接受的投保范围和基数。为了这种评估,保险商也会非常重视企业的环境信息。企业治理当局。企业治理当局也是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而且他们可能对此要求的更全面、更具体、更快速,他们需要利用环境会计信息以帮助解脱所承担的财务和环境责任,帮助实施环境治理和经济治理的各个有关环节。消费者。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越加关心所消费的产品和劳务对于他们是否具有生理上的和经济上的不利的影响;由于消费者素质和修养的提高,他们会关心自身的消费是否会对他人和地球环境造成危害。当今的市场消费倾向表明,同类的产品和劳务,人们总是愿意购买那些具有良好的环境形象和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和劳务,绿色消费主义的倾向正在逐渐成为时尚,人们正在越来越对绿色商品和绿色企业感爱好。产品和劳务的经销商们受最终消费者的影响,也开始重视环境问题,他们会关心供给商的产品和劳务在使用中和使用后是否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关心供给商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履行了环境责任,关心他们所经销的商品和劳务是否具有绿色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要求企业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形象,这种形象只能依靠企业不断地对外披露环境信息来满足。政府治理机关。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国家作为社会大众的代表和社会治理者,对于目前尚不能明确分割给自然人和法人的自然环境之类的自然资源是拥有其所有权的。国家通过无偿的方式或者有偿的方式将环境资源交付给企业使用,国家当然有权利要求企业管好用好环境资源,有权知道企业对于环境资源所作出的损害或者是贡献。所以国家是环境信息的一个重要使用者,它根据企业的环境绩效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者奖励、或者罚款。同时,企业的环境告也是政府从宏观上治理和改善经济及生活环境的一个信息来源。企业的员工。员工处于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他们将直接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所带来的好处,他们很关心企业在环境问题上做了些什么以及做得如何。职工了解企业的环境信息,有助于他们评估自身得到的利益,有助于改进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改进环境治理和提高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在实行职工持股制度的企业里,职工就是投资者的一部分;在采取某种形式向职工集资的企业里,职工就是债权人的一部分。所以说,企业要提供职工所关心的环境信息。 社会公众。一方面,对于身处企业四周的公众及其代表组织来讲,企业的环境行为将直接使他们受害或受益,他们有了解企业环境信息的强烈意愿。另外,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社会公众的态度对于企业具有更深远的影响。一个企业的环境形象,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劳动力供给,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甚至可以说,社会公众的态度将决定着他们是否接受一个企业的存在。企业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方式,为公众做出相关和真实的环境披露。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首先,。根据一项调查,它选择了我国在沪深两地上市的79家高污染企业,他们分别经营石油、化工、制药、钢铁、造纸等业务。通过对其1999-2002年的会计年的分析和研究,证实企业中披露环境信息的比率较低。1999年有7家公司披露,占样本总量的8.86%,2000年有9家公司披露,占样本总量的11.3%,2001、2002年均有14家公司披露,占样本总量的17.72%。如此低的披露比率显然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广泛需求。其次,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够全面。一般只围绕环保投资、排污费、绿化、环境认证等内容进行披露,对企业整体的环境政策及环境绩效都没有反映。这就使得环境政策不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无法为信息使用人提供长期决策的信息。再次,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不规范。北京大学光华治理学院王立彦教授1998年曾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包括在年度告中的占36%;2.内部工 作会议记录的占36%;3.单独告的占14%;4.包含在会计表附注中的占9%;5.包含在董事长告中的占5%。披露方式的不固定性使得行业间缺乏可比性,环境会计环境信息很少以单独的项目在独立的环境告中反映。对信息使用者来讲,他们甚至无法获得所需要的环境信息,企业并没有建立起与信息使用者之间有效的沟通桥梁。所以,企业选择何种披露形式至关重要。对于存在的诸多问题,探究其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点:一是我国对环境会计计的理论研究起步晚,还没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披露体系。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的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其后,西方各国会计理论界将环境问题与环境告相结合,着手研究环境会计和环境告,并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理论框架。而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完善,理论上缺少统一的规则、方法和专业标准。使得需要用货币计量、披露的环境资产与负债、环境成本与收益等信息缺乏可操作性。如何突破理论上的障碍,避免会计计量单位的多元化与披露信息的多元化所造成的信息的不可比性和不可靠性,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待解决的问题。二是环境会计准则制定方面的缺陷。由于缺乏环境会计行为规范理论基础,无法统一规范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及披露形式,环境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差。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会选择低调处理环境会计信息,以减少该类信息披露对企业的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