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ID:9780113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8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_第1页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_第2页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_第3页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教学目标①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②建立声音的传导途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②培养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爱心和同情心。③培养学生问的交流合作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耳朵的构造。2、鼓膜的振动。二、教学准备1.演示实验:一个玻璃杯、一块气球皮、一条橡皮筋、一个音叉、一些小米粒。2.多媒体课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过程:一、1、课前播放音乐。   2、课前谈话:我们今天的课堂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对,这么多老师和领导不但关心大家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大家在课堂上的表现。想不想把最最棒的你展现给大家?(

2、想!)好,老师期待着你们的表现!上课!3、师:课前老师播放了段音乐,好听吗?还想不想再听?(想)那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这么优美的音乐?(想)好!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二、耳朵的结构与功能1、谈话:要知道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耳朵的构造。师:师露出自己的耳朵,指着自己的耳廓。它是什么?(是耳廓,是耳朵的一部分)是不是只要有它就能听到声音?(生:不能)是的,仅仅有耳廓还不能听到声音,还得依靠耳朵里的一些“零件”才能听到。师:那耳朵里究竟都有些什么呢?谁愿意把你的耳朵借给老师,让大家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愿

3、意)那我可得把你的脑袋剖开,大家才能看到里面的构造啊!你愿意吗?(不愿意)没关系,有高科技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出示课件:耳朵结构示意图)师:这就是我们整个耳朵的构造图,现在老师考察一下咱们的课前预习情况,谁上来看图片说说耳朵里都有些什么?(生答,老师随机板书: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再巩固,播放幻灯片,学生齐说。根据它的功能与位置,我们把它们分为外耳、中耳、内耳。(板书:外耳中耳内耳)2、(出示耳朵构造模型)老师希望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耳的结构示意图,你也来当个老师,给大家讲解一下耳朵里面的构造。(及时给予指导,并给学生鼓励。)3、好,现在我们已经对耳朵的构造有

4、了基本的了解,那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究竟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想)好!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播放视频《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三、鼓膜振动的实验1、师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了声音传播的途径,要想听到声音的重要条件是鼓膜的振动,当声音传达到鼓膜时是怎样振动的?我想我也借不到鼓膜来做实验了,但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进行研究。2、师边说边演示:我们先把气球皮蒙在玻璃杯上,再用橡皮筋固定住,尽量的绷紧,因为我们的鼓膜是一层很薄的有弹性的膜,就像这样,再把小米粒撒在上面,让学生先小声背一遍古诗,再大声背一遍古诗,仔细观察气球皮上有什么现象发生?3、学生实验,教师指导。4、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5、(声音大时,鼓膜振动明显,声音小时,鼓膜振动不明显。)5、师问:其实我们的鼓膜就像气球皮一样,请大家想像一下,当声波传到鼓膜的时候,它就会怎样?(生:它就会像气球皮一样振动起来)7、小结:说的真好,不错,当声波传达到耳朵里时,会引起鼓膜的振动,于是――――(生)我们就听到了外界发出的声音了。四、耳廓的作用1、师过渡:鼓膜是这么的重要,那咱们要注意把它保护好。那大家根据我们这节课所掌握的知识和你以前的生活经验,来说说我们今后该如何保护鼓膜?(不能用坚硬的东西掏耳朵,以免戳破鼓膜;要远离躁声,碰到巨大声响时,我们要捂住耳朵或张大嘴巴。)大家是不是有点累了呢,那么我们来轻松一下,听一段音乐。我来

6、教大家一种听法,很有趣的,想不想试一试呢?(生:想)先把手放在耳廓后面,手掌朝前。听一会儿,再把手放下听一听,重复几次。听完后你们就知道我们的耳廓有什么作用了。     2.现在你觉得耳廓有什么作用?手掌合拢放在耳后时就相当于我们的耳廓变大了,收集到的声波就更多了。    3、有首儿歌《谁的耳朵长》,你们知道谁的耳朵长?(兔子)对,有好些动物的耳朵不但长而且还会向四周转动,那样它就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声波,为逃生做好准备,也是为了生存。(多媒体播放音乐)4、问:是不是很有趣?那现在你们该告诉我耳廓有什么作用了吗?(生:收集声音)刚才我们听到的钢琴曲是贝多芬在身患耳疾时创作出来的,贝多芬是伟大的

7、作曲家和钢琴家,想不想知道贝多芬在几乎没有听觉的情况下又是如何创作的?贝多芬在28岁时就失聪了,他弹琴时嘴里咬着长棍子的一端,另一端抵住钢琴的键盘,这样进行创作,这种声音的传播方式叫骨传导。5、老师这有个音叉,音叉是什么仪器?(发声仪器)老师这上面有数字,那数字又代表什么?(音叉每秒中振动的次数)老师敲击音叉后,用牙齿咬住,亲身感受骨传导。学生也亲自体验骨传导。6、有一只耳朵就能听到声音,那为什么人和动物们都有两只耳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