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互利双赢的维权观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互利双赢的维权观

ID:9785145

大小:3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9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互利双赢的维权观_第1页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互利双赢的维权观_第2页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互利双赢的维权观_第3页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互利双赢的维权观_第4页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互利双赢的维权观_第5页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互利双赢的维权观_第6页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互利双赢的维权观_第7页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互利双赢的维权观_第8页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互利双赢的维权观_第9页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互利双赢的维权观_第10页
资源描述: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互利双赢的维权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互利双赢的维权观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第24卷第2期2009年6月出版Joun1alofBeijingFederationofrradeunionsCadreCo儿ege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互利双赢的维权观木冯军#(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北京lO0O54)摘要:"和谐发展,互利双赢"的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原则之一.从历史的沿革,现实的经济基础和制度基础看,实现互利双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既有迫切的必要性,又有现实的可能性.尽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上存在着

2、诸多矛盾和问题,但劳动关系双方可以通过调节实现合作,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达到互利共赢.现阶段,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要防止双方利益的失衡,对劳动者权益的维护要充分考虑劳动力的发展权.关键词:维权观;互利双赢;劳资关系;劳动关系中图分类号:D4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240(2009)O2.0034—04中国工会十五大,从中国国情出发,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再次鲜明地强调了"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它明确了工会维权工作的重要原则,根本宗旨,核心理念,途径方式

3、和基本格局,全面体现了我们党对工会维权工作的总体要求."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其中强调既要维护职工权益,又要促进企业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维权观;是一种视野开放的维权观,更体现了追求和谐共赢的维权理念.只有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才能把推动科学发展与实现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更好地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肩负起工会组织的光荣职责.一,实现互利双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面临着资本缺乏而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局面.我们走过了一条低素质劳动

4、者——低劳动力成本——低技术含量产品——廉价产品竞争的低层次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对于增加资本积累,支撑中国30年的经济增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过于注重招商引资与经济增长,逐渐形成了资本的收益回报率长期畸形偏高,劳动收益长期畸形偏低的劳资收益分配格局.劳资双方各自的利益长期失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被侵犯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私营企业中,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有损劳动者利益的劳动合同,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和加班工资标准,不为员工建立社会保险,不注意安全生产和改善劳动环境,不尊重员工人格等侵犯劳动

5、者合法权益的现象经常发生;与此同时,"仇富"的社会情绪也在滋生和蔓延.资本单赢所造成的劳资关系紧张有可能发展到劳资双损的危险境地,已经成了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看到,当前的劳资关系紧张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带有不可避免的性质,同时,这个问题在现阶段仍处在可控状态,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是完全可能得到妥善解决的.第一,我们已经有过"互利双赢"的成功实践和成熟经验.建国初期,我们

6、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立足于中国生产力落后,发展社会生产是高于劳资双方各自特殊利益的共同利益的现实国情,提出了"劳资两利"的理论,并将其成功运用于建国初期的建设实践,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国现在已经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应收稿日期:20O9一O4一O8#作者简介:冯军(1957一),男,北京人,北京市1:会干部学院《工会领导参考》常务副主编.一34—冯军: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互利双赢的维权观该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打下较雄厚

7、的物质技术基础,进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在历史条件尚不具备时,强制性地消灭私有经济,不仅不能实现解放,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初衷,也不可能达到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的目的.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客观存在,其发展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劳资双方既存在俱荣俱损的现实利益,也存在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和根本利益.所以,非公有制经济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进步作用,劳资双方共同利益的存在以及我们已经提出的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理念和措施,决定了我们

8、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实行"互利双赢"政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互利双赢"奠定了经济制度基础.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已不同于私有制社会的非公有制经济,它的发展处在公有制经济的有力支持和规范之下,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首先,公有制经济关系规定并制约着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中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