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全真模拟试题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全真模拟试题

ID:9787720

大小:34.9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9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全真模拟试题_第1页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全真模拟试题_第2页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全真模拟试题_第3页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全真模拟试题_第4页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全真模拟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全真模拟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全真模拟试题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全真模拟试题(二)第1-15题每题2分,16-25题每题1分,作文40分。一、综合知识。1、按字母表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哪一项。A、EAGROXWZHQNTB、ADEGHNQRTWXC、AEGDQHNRWXTZD、EDANHGWXZRQ2、甲、乙两组词从拼写规则和读法上看,各有共同特点,与甲、乙两组特点依次相同甲:酷爱企鹅平安乙:马虎石头张罗A、甲:差异乙:照应B、甲:饥饿乙:菊花C、甲:激昂乙:迷糊D、甲:桌子乙:单纯3、下列四组字中,哪一组结构是

2、完全一样的。A、绿领爬塘B、闷周辩阀C、类篷霞贯D、星裳盒堡4、下列几组词语中,全都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崇山峻岭喜笑颜开不毛之地烂竽充数B、拨苗助长失魄落魂惊慌失错朱丝马迹C、守株侍兔神机妙算阴谋鬼计自私自利D、三年五载悲欢离合一口同声龙飞凤舞5、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小虎把故事讲得那么引人注目,大家听得津津有味。B、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对这个道理感受太深了。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一英雄事迹。D、赵老师朗读完课文后,同学们热烈地鼓掌。6、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A、这简直是一幅水墨山

3、水画。B、他的手像松树皮一样。C、他看上去好像生病了一样。D、人民老师是培育人才的园丁。7、下列哪一项句式判断是正确的。A、孔乙己被打折了腿。(主动句)B、我们中国人不是没有骨气的。(肯定句)C、飞来的球把小明的眼睛撞伤了。(被动句)D、他那乐于助人的品质多么高尚啊!(感叹句)8、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时间应分别在:A、中午前十一点;晚上二十三点。B、中午十二点;晚上二十四点。C、午后一点;凌晨一点D、午后一点:黎明前夕。9、澳门特区的官方正式语言是:A、中文B、英文C、葡文D、中

4、文和葡文10、下面古诗哪几句押韵。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A、1、2、4句B、l、2、3句C、2、3、4句D、l、3、4句11、选出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句。A、我拿杯子倒水喝。B、我推开门走进教室。C、我请李叔叔唱歌。D、我上街去买菜。12、下列四句人物描写中,哪一句不属行动描写。A、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B、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点亮马灯走出门去。C、我立刻起来,揉揉蒙眬的睡眼,走进总理办公室。D、他矮矮的身体,黄里

5、带白的脸色,浓黑的胡子,和善的眼睛里射出正直的慈爱的光芒。1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句哪种理解正确。A、人都是要死的,或者死得如泰山一样重,或者死得如鸿毛一样轻。B、人都是要死的,有的死得如泰山一样重,有的死得如鸿毛一样轻。C、人总是要死的,他或者死在泰山,或者死得像鸿毛。D、人总是要死的,有人死得比泰山重,有人死得比鸿毛轻。14、同下面这句话衔接得较好的一项是。战士们又乘胜追击敌人,在河下游又缴获了两只船,部队渡得更快了。A、直到第二天下午,部队才完全渡过河。B、到第二天

6、下午,部队才能渡过河。C、到第二天下午,部队都渡过了河。D、到了第二天下午,部队就能渡过河。二、阅读训练。(一)读段(8分)到南京时,有人约我去游逛,多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西渡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因父亲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是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朱自清《背影》)16

7、、"他再三嘱咐茶房"中的"再三"正确的意思是:A、表示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B、表示动作行为继续发生,将要实现。C、表示后一个动作接着前一个动作。D、表示程度上进一步加深,有"更"的意思。17、文中两次说"踌躇了一会",表达父亲的心情是:A、家境衰败,世态炎凉,心存疑惑。B、爱子心切,放心不下,事再忙也要抽身亲自相送。C、考虑问题周到,办事谨慎,对茶房存有戒心。D、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遇事患得患失,优柔寡断。18、这段文字由七句话(以句子为准)组成,可分三个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

8、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19、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A、上车北去,表示作者急切离开南京的心情。B、对茶房不放心,表示父亲办事认真。C、北京来往过多次,表示作者独立生活能力很强。D、父亲决定亲自送我,表示爱子心切。(二)读篇题目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zhàn)开温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