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案例分析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案例分析

ID:9794214

大小:4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10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案例分析_第1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案例分析_第2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案例分析_第3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案例分析_第4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案例分析(汇英小学搜集)版权:招教网 发表于:2010-03-1715:13 1.某学校一位实习老师,教数学。他上课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上黑板演示题目做不出题,就会骂人。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教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他。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不肯再读书了,连高中都没上。⑴这位数学实习教师的做法错在哪里?为什么?⑵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参考答案:⑴这位数学实习教师辱骂、体罚学生是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

2、行为。⑵分析: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从理想层面上看,教师要热爱学生;从原则层面上看,教师要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从规则层面上看,教师不准以任何借口歧视、侮辱、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案例中的数学实习教师,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对学生的严格并不错,但必须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可是这位教师,对演示不出数学题目就要骂人,甚至对教了几遍还不会的学生,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甚至体罚学生。这种做法是错误的。⑶严重结果:造成了这位学生厌学甚至弃学;其行为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师德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2

3、.一次公开观摩课上一位二十多年教龄的女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频频去叫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好学生,而是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差生的一闪之念。一位女孩刚把有信心的眼睛抬起的时候就被老师叫起来回答,结果是心理过于紧张,老师启而不发满头大汗,不知所措。这时老师让她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地说了句:“没关系,老师知道你会了。只是过于紧张而暂时想不起,以后经常锻炼就好了。”这堂课使人感到,女老师用自己的爱心在点燃胆怯者的智慧之火,让学生受到“我有被爱的权利”。⑴为什么说这位教师的爱是公正的、

4、无私的?⑵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参考答案:⑴这位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公正、无私的。⑵分析: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局限于个别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无论学生的外貌形象如何,也不能学生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自己心意,学生成绩是否优良,无论学生的品行、素质好坏,教师对所有学生都应怀着同样的深情和爱心,给学生以公正、无私的爱。案例中的教师,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不歧视“后进生”,在课堂上,不仅态度和蔼,温和的与学生交流,而且用心去激励学生,用爱心去点燃胆怯者的智慧的火

5、花,让学生受到“我有被爱的权利”。⑶启示:①教师对待学生不能有“偏爱”,也不能有“偏见”。②“让每一个学生都抬着头走路”,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都感受到教师的爱的阳光。③只要用心去播撒爱的种子,贯穿爱的教育,就会结出爱的果实。3.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

6、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⑴根据案情说明这位校长的做法?⑵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⑴这位校长的做法是情感育人。⑵分析:案例中的校长,面对“学生拿走了图书阅览室里的几本书”的事件,不是严肃查处,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写了几句话贴出去。这几句话语重心长,道出了“二十中人的人格”、“二十中良好的校风”,感化这位学生,激起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反映,于是这位学生就放回了书籍。在这里,校长既严,又爱,既有集体荣誉性的教育,又有人格尊严的启发。校长的情感很有感染力、

7、渗透力,表现出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护。⑶认识:①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不能没有感情。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同样是其劳动的工具。②当学生有了缺点、有了错误时,教师要善于以情感去感化人、教育人、激励人。③教师情感育人需要有智慧。教育没有情感,就像磨坊没有水。4.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却唱着歌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结果,前两个人终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

8、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⑴三个人的劳动说明了什么道理?为什么?⑵联系教育劳动实际谈谈其重要性。参考答案:⑴三个人的劳动说明了“凡做事都要有个好态度”的道理。⑵分析:这个故事中的三个人的结局固然有很多其他因素,但很重要的一点是三个人的工作态度有本质的区别。第一个工人为建一堵墙而工作,显然是机械地不带感情地做一件重复的事情;第二个工人为“赚工资”而工作,把工作当成了维持生计的手段,态度中充满了被迫的味道;第三个工人为“建造世界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