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塌陷灾害防治

岩溶塌陷灾害防治

ID:9798022

大小:103.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5-10

岩溶塌陷灾害防治_第1页
岩溶塌陷灾害防治_第2页
岩溶塌陷灾害防治_第3页
岩溶塌陷灾害防治_第4页
岩溶塌陷灾害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岩溶塌陷灾害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LENOVO(BEIJING)LIMITED岩溶塌陷灾害防治勘察技术LenovoUser2010.7总结了岩溶发育的规律、成因等相关内容目录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与动力因素3地面塌陷的定义、类型及形态特征8岩溶塌陷的类型及其特征9岩溶塌陷的发育规律13岩溶塌陷发生的前兆特征17岩溶塌陷稳定性的宏观判断标志17日常工程活动中如何避免岩溶塌陷灾害18岩溶塌陷的简易监测19岩溶塌陷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20岩溶塌陷工程治理程序及基本方法20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与动力因素    一、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   岩溶塌陷发育的基本条件是:岩溶洞隙的存在,

2、一定厚度的松散盖层和水动力条件易于改变的岩溶地下水。   (一)岩溶洞隙是岩溶塌陷产生的基础。   岩溶(国际通用术语Karst,译名喀斯特)是指水对可溶性岩石(在我国以碳酸盐岩为主,局部尚有硫酸盐岩、卤化物岩等,这里主要对前者进行论述)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与特征(并包括水的机械侵蚀和崩塌使用以及物质的携出、转移和再沉积)的综合地质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现象统称。岩溶作用的结果在可溶岩表面及其内部形成各种岩溶现象,在地表的如洼地、槽谷、漏斗、落水洞、溶沟溶槽、石芽、石柱、溶峰等;在地下的则为各种形态的溶洞、溶隙、管道等。由于岩溶作用

3、受着地下水水流系统的控制,因而各种岩溶现象也往往组成一定的系统,称为岩溶系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岩溶的发育有强弱之分,一般可溶岩岩性较纯,连续厚度较大,出露分布较广,断层较发育、岩层较破碎的,岩溶较易发育;可溶岩岩性不纯,含泥质及其它不溶杂质成分较多,连续厚度不大或多类有非可溶性夹层,出露分布较局限,断层不发育、岩层较完整的、岩溶发育较弱。其分级标志参见下表。   岩溶发育愈强烈,岩溶洞隙数量愈多,其规模也愈大,愈有利于岩溶塌陷的形成。岩溶洞隙的发育一般受岩溶地下水排浊基准面的控制,多发育于浅部,向深部逐渐减弱。浅部岩溶洞隙由于地

4、下水活动频繁,交替强烈,一般连通性较好,成为塌陷物质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岩溶洞隙的开口程度是影响岩溶塌陷形成的重要因素,岩溶地下水的活动,塌陷物质的运移都是通过洞隙开口处进行的,因此,塌陷坑与开口洞隙存在着密切的垂向对应关系。实践表明,洞隙规模愈大,塌陷也愈大;洞隙开口愈大,塌陷速度愈快。洞隙的平面展布形态对塌陷平面形态有着决定性影响,裂隙状洞隙往往形成长条状塌陷坑,沿地下河管道往往产生链状或串珠状分布的塌陷坑群。   (二)一定厚度的松散盖层   目前已知塌陷中土层塌陷占96.7%,可见土层是塌陷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层可由粘土、

5、砂、砾等各种组分组成,形成单层双层或多层结构。岩性结构对塌陷的形成有着明显的影响:均一的砂土由于其颗粒间无粘结力,在一定水头的水流渗透作用下,其细小颗粒易于被潜蚀搬运进而淘空破坏,抗塌陷能力最差,塌陷数量相对较多;双层或多层结构的土层,由于有粘性土的缓冲作用,其抗塌能力要稍好一些;均一粘性土或底部为粘性土的多层结构土层,由于粘性土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抗塌能力较强,塌陷数量相对较少,塌陷的速度也要缓慢一些。土层的厚度对塌陷的产生也有明显的影响,据统计,土层厚度小于10m的塌陷占绝大多数;厚度10—30m的塌陷数量要少得多,而>30m的

6、仅零星出现。目前所知土层厚度最厚的见于安徽铜陵新桥矿塌陷,土层厚度达到60m。除盖层为土层的塌陷外,如盖层为风化破碎的基岩也可产生塌陷,如湖南水口山铅锌矿阳公堂因矿坑排水产生塌陷,直径59X54m,塌坑可见深25m,塌陷层表层残积土厚38.7m,其下碎屑岩厚124.67m,下伏为岩溶发育的灰岩,盖层总厚达163.37m。山东莱芜铁矿顾家台矿区因矿坑排水在厚156m受断层破碎的第三系红色砂岩、粉砂岩中产生塌陷。此外,在湖南的煤炭坝煤矿、江西城门山和东乡铜矿,均发现有隐伏的古基岩塌陷堆积体,其直径可达500m,其深度可达300m。  

7、 (三)易于改变的岩溶地下水动力条件   岩溶地下水一般具有赋存状态复杂(集中管道状或分散网络状)、动态变化迅猛、迳流通畅、流态多变的特点,这些特征在不同地段由于其补给、迳流、排泄条件的不同而又有明显的差异。影响补、迳、排条件的因素除了地质构造外,主要受地形地貌、即碳酸盐岩的出露条件、地形切割程度及水文网配置格局所控制,不同地貌类型具有不同的岩溶地下水特征。据此可在宏观上将岩溶地下水概括三种类型:岩溶山地(裸露型岩溶)的岩溶地下水,岩溶平原、盆地、谷地(复盖型岩溶)的岩溶地下水和河湖近岸地带的岩溶地下水。   需要指出的是,在华南

8、复盖岩溶区的上复粘性土层常与残坡积或坡洪积成因,多含有砂砾质且垂直裂隙发育,具有不均一的含水性,往往组成弱含水层,居民多取之供生活用水。其特征是含水不均,水位随地形而变化,水量较小,干旱年份甚至干涸。这一类土层水的水位一般高于下伏的岩溶地下水位,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