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

“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

ID:9800395

大小:13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10

“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_第1页
“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_第2页
“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_第3页
“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_第4页
“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编制人:审核人:**项目经理部门部二O一一年三月审批人:“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目录目录“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11、工程概况12、推广“四新”技术的意义13、“四新”技术推广运用24、采用四新技术介绍24.1、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4.2、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54.3、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64.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74.5、其他“四新”技术运用8第1页“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正文“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南昌华南城一期市场2号交易广场工程建设单位南昌华南城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单位核工业鹰潭

2、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江西瑞林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工程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东临昌樟高速,南邻铁路的规划路线,西临320国道北临城市二环。建筑功能商品及原料批发中心,主要提供商品展示、商品洽谈和货物批发。竣工备案时间2012年3月28日计划工期465日历天工程承包范围南昌华南城一期市场2号交易广场工程基础、主体结构、建筑、水电及暖通预留预埋施工。2、推广“四新”技术的意义所谓“四新”技术,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为适应当前建筑业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加快推广应用促进建筑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印刷了《建筑业10项

3、新技术(2010)》。要求各地加大以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示范作用,促进建筑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技术创新工作。四新技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代表了先进技术与先进生产力,是建筑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性转变的桥梁。通过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四新技术可以提升施工工效、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扩大项目盈利空间,最终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第9页“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正文1、“四新”技术推广运用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拟定积极运用各类四新技术,以此顺应建筑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态势,从项目出发,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争取项目效益最大化。本工程主要

4、运用的四新技术见下表:序号四新技术1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5三元乙丙、FSA橡胶防水卷材技术6钢筋电渣压力焊7螺杆重复利用技术8泵送商品混凝土技术2、采用四新技术介绍2.1、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本工程基础工程为超长、超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纹产生,施工过程中将采用多项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1.1、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多个环节相关,其中选择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是控制裂缝的重要途径。本技术主要是从混凝土材料角度出发,通过原材料选择、配比设计、试验比选等选择抗

5、裂性较好的混凝土,并提及施工中需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等。2.1.2、主要技术内容(1)原材料要求1)水泥必须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水泥比表面积宜小于350m2/kg;水泥碱含量应小于0.6%。水泥中不得掺加窑灰。水泥的进场温度不宜高于60℃;不应使用温度大于60℃的水泥拌制混凝土。第9页“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正文2)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粗骨料,粗骨料的堆积密度宜大于1500kg/m3,紧密密度的空隙率宜小于40%。骨料不宜直接露天堆放、暴晒,宜分级堆放,堆场上方宜设罩棚。高温季节,骨料使用温度不宜大于28℃。3)应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并根据不同

6、季节、不同施工工艺分别选用标准型、缓凝型或防冻型产品。高性能减水剂引入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以Na2O+0.658K2O计)应小于0.3kg/m3;引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应小于0.02kg/m3;引入混凝土中的硫酸盐含量(以Na2so4计)应小于0.2kg/m3。4)采用的粉煤灰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的规定。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Ⅱ级,且粉煤灰的需水量比应不大于100%,烧失量应小于5%。严禁采用C类粉煤灰和Ⅱ级以下级别的粉煤灰。5)采用的矿渣粉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规定。矿渣粉的比

7、表面积应小于450m2/kg,流动性比应大于95%,28d活性指数不宜小于95%。(2)配合比要求1)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品质、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计算、试配、调整等步骤选定。2)混凝土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应低于300kg/m3,其中最低水泥用量不应低于220kg/m3配制防水混凝土时最低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60kg/m3。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不应大于0.45。3)单独采用粉煤灰作为掺合料时,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应超过胶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