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缅边界谈判

建国初期中缅边界谈判

ID:9805278

大小:31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0

建国初期中缅边界谈判_第1页
建国初期中缅边界谈判_第2页
建国初期中缅边界谈判_第3页
建国初期中缅边界谈判_第4页
建国初期中缅边界谈判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国初期中缅边界谈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国初期中缅边界谈判近期,南海领土争端再一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越南立法圈占西沙南沙群岛,作为回应,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为解决南沙领土问题专门调整辖区,可谓我国解决边界问题的新思路。有“新思路”,自然也就有“旧思路”。建国初期,中缅边界问题的解决,被誉为“新中国处理边界领土争端的典范”,可谓“旧思路”的典范。“新思路”的效果尚需时日来考察,“旧思路”的得失,则已不难看清楚。2012-7-2第31期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中缅三段争议边界缅甸跟中国云南接壤,两国边界线有2700多公里长。建国初期,中缅边界大部分已经划定,只有三段边界未决。这三段有争议的边界是历

2、史遗留问题,英国在缅殖民时入侵西南边疆的给中缅边界所造成的。南部阿佤山区一段,英国划定“1941年线”作为边界,国民政府未提出异议第一段争议边界是阿佤山区的一段,即所谓“1941年线”问题。1941年,英国与国民政府在佧佤山区划定了一条对英方有利的边界,这就是"1941年线”。该线将班洪部落的一部分和班老部落的全部划入英属缅甸。但是,国民政府始终未与英国进行实地勘界树桩。为何当年国民政府与英国签订1941年线?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英国要挟说。1941年正值中国抗日,英国以封闭中国战略物资的交通要道—滇缅公路为要挟,迫使民国政府同意以换文的形式在南段未定界划了一

3、条片面利于英国的边界线,即“1941年线”。另一种是朱昭华的观点。朱昭华认为,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封锁了中国整个海岸线,滇缅国际交通线变成了一条重要的运输通道。为了增强运输能力,国民政府下定决心修筑一条滇缅铁路。然而,要修通此条铁路,中国必须得到英国的大力支持。中国政府就此问题多次向英国提出请求,但英国政府却以此为条件,强迫中国政府划定了中缅南段未定界,即“1941年线”。划定后,国民政府未就此段边界提出过异议。缅甸独立后,全盘接受了英国殖民时代的权益。不过仅在地图上,把这两个部落辖区划入缅甸的掸邦,但并没有实际控制。1951年,国民党军李弥残部长期盘踞缅甸掸邦

4、,人民解放军追击到此,当时这里没有缅甸军队,中国军队当时并没有承认1941年线。中部勐卯三角地区:英国以“永租”得管辖权,缅甸独立后继承“永租”关系取得实际控制权第二段未定边界是在南畹河和瑞丽江汇合处的勐卯三角地区,面积约250平方公里。这一地区的边界问题又称“南坎问题”。这个地区是中国的领土,1894年,清政府与英国谈判时,英国也承认这一点。但是,在1894年中英两国签订《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附款》以前,英国借口勘察两国边界,不经中国的同意,擅自通过这个地区修建了由八莫到南坎的公路。1897年,中英两国再一次签订有关中缅边界条约的时候,英国又以“永租”的名义取

5、得了对中国这块领土的管辖权。缅甸独立后继承了对此地区的“永租”关系。当时的国民政府忙于国内战争,无暇提出废止永租关系、收回领土的要求,但是拒绝接受缅甸政府的租金。因此缅甸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经取得了这一地区的实际管辖权。北部尖高山以北一段:英国曾承认片马以及岗房,古浪三地属于中国第三段未定边界是尖高山以北的一段。长期以来这段边界大部分区域是当时中缅两国政府没有能力管辖的。1891年清政府直隶候补道姚文栋称这一段“即未属华,亦不属缅”。在1894年的中英《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中载明,这条边界需要两国最后进行勘察测量再进行划分。可见,在当时的条约中也并没有划定。

6、因此,尖高山以北的大片地区从清末以来就一直是中缅两国之间的未定界。1926年,英国侵入位于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之间的江心坡地区,但遭到当地人民反抗。这后来史称“片马事件”。“片马事件”事件发生后,英国被迫撤军。1911年4月10日,英国向中国政府发出照会,承认片马以及岗房,古浪三地属于中国。但是,在此之后,英国军队又再一次入侵这一地区,并长期占领,实施管辖。1948年1月4日,缅甸独立后,英国退兵,缅甸宪法把尖高山以北中缅未定界地区划入缅甸克钦邦。 中缅边界谈判过程建国初期领导层并不急于解决中缅边界问题,而是希望维持现状,待到适当时机才解决的。相比之下,缅甸则迫切

7、希望解决边界问题。因为1952年中国军队为追击败退到缅甸的国民党党军已经越过“1941年线”,并在当地驻扎下来。缅甸担心中国借狙击国民党军队入侵缅甸。所以,缅军也在南北两段未定边界向前推进,抢占了有争议的地区。开始时,双方都保持沉默。1955年两军在黄果园擦枪走火,黄果园事件让双方明白解决边界问题已迫在眉睫。因此,从1956年初起,中缅开始谈判边界问题。缅甸要求中国承认“1941线”并从“1941年线”撤军作为谈判基础,但云南省委不接受中方在“1941年线”驻军让缅甸深感压力,因此“1941线”双方驻军的问题成为边界谈判重要问题。1956年6月7日,缅外交部白灵

8、顿大使对中国大使姚仲明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