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章丘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济南市章丘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ID:9843471

大小:11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12

济南市章丘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_第1页
济南市章丘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_第2页
济南市章丘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_第3页
济南市章丘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_第4页
济南市章丘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_第5页
资源描述:

《济南市章丘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济南市章丘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由济南市章丘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制的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投诉举报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济南市章丘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系(地址:济南市章丘区绣水大街4100号3号楼,邮编:250200,电话:0531-83312307)。一、概述  2016年,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打造“阳光政府”为目标,通过制定工作方案、建

2、立组织机构、落实工作措施等手段,积极主动、有序稳妥地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一是依法依规,做好食品药品安全事项征询工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重要的民生部门,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项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局高度重视有关事项征询公众意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纸、微博、微信等新闻媒体的公开渠道,快速、形象、准确、主动地公开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包括我局的职能职责、政务动态、行政执法、政策法规、办事程序等,10让广大民众更全面、更方便地了解我局信息。同时,民众建言献策为我局推进科学监管提供了更好的参考,较好的体现了我局执政为民、听取民意、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二是多种渠道,全力推进网上

3、政民互动。我局一直高度重视局门户网站的建设工作,并将门户网站作为我局政务公开的主渠道。我局掌握的政府信息,除依法免予公开外,凡与食品药品相关的各类政务信息、工作动态、考试信息、成绩查询、培训信息等内容,均予以公开,或者按照有关规定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予以公开。三是认真梳理,适时公开重点领域政府信息。按照区政府政务公开要求,我局认真梳理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包括预决算、“三公”经费等,并适时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公开。四是完善制度,不断健全政务公开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和属性界定工作有关规范要求,凡是密级文件必须要填写《定密审批表》,凡是非密文件均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

4、则进行公开,同时积极做好依申请的文件公开。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我局2016年门户网站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908条,其中:1.组织机构类信息3条;2.部门文件类(包括规章、规范性文件等)信息32条;3.动态类信息320条;4.行政职权类信息(包括行政审批、执法等)24条;5.财政预决算信息2条,6.其他信息527条。10  在主动公开信息工作中,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网站公开信息381条,新闻媒体公开信息527条。三、政府信息公开收费情况我局2016年度依申请公开收取的费用为0元。四、因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我局2016年度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

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0件。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信息公开是政府的义务,申请公开是公民的权利。依申请公开制度至少有三条规则保障公民权利。规则之一,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公开申请,行政机关必须“有问必答”,否则构成“不作为”。规则之二,既是“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行政机关拒绝公开政府信息的,必须在《条例》明确的法定不公开理由当中找到依据。规则之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依申请公开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有权提出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由此可见,依申请公开的制度价值,就在于将主动权交到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手中。但是,不同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于政府信息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相比

6、于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基本要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在实践中面临更为复杂的情况,面对更多困难和挑战。101.关于公开与保密公众对知情权的长久期待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上找到了释放途径,尤其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制度原则,让公众对信息公开寄予了超乎寻常的热情。信息公开争议与公众最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息息相关,申请者对食品药品安全的信息公开要求迫切。由于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时期,导致制度与制度之间衔接不畅,出现省市文件对相同的事项有不尽相同的执行要求。现实中公开与保密的界限模糊,给工作带来极大困惑和难题。一方面,《条例》明确了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重点,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

7、申请公开的信息;另一方面,《条例》规定政府公开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不能公开,除此之外,都可以公开。值得注意的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尤其是“社会稳定”是各政府部门确定某类信息公开与否的主要因素。当无法确定某类信息究竟应该保密还是公开时,多数部门倾向于将其作为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可能涉及敏感信息,一旦具体公布会影响社会稳定。如何做到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