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ID:9847884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2

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_第1页
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_第2页
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_第3页
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_第4页
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摘要本专业教学改革坚持高等技术教育方向,自觉融入服装产业的变革之中,认真研究了产业对一线人才的需求变化、技术变化、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了改革方案和建设规划。本方案着重把握了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与能力素质培养、职业技术应用与职业个性养成、岗位适应性与发展持续性、专业与行业等五对关系。一、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及人才需求预测分析  (一)专业教学改革背景  我国是世界服装生产大国,年生产总量、总产值、出口总额均进入世界前列。国内衣着类消费零售额近十年快速增长,国内需求也十分旺盛。作

2、为我国服装生产和消费大省,江苏需要大批量服装技术应用性人才,服装高等技术教育需要大力发展。世界进入知识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时代,新一代的CAD/CAM技术、信息网络化管理技术、WTO国际贸易规范和品牌经济等对中国服装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服装高等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服装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但是,高等技术教育现状尚不能满足服装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其表现为:专业教学多沿袭艺术设计学科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未摆脱学科型教育简约化的阴影。重艺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素质的倾

3、向依然十分严重。因此,加快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探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分析  1.中国服装市场将继续稳定增长。中高档服装市场及与服装相关的配饰行业市场潜力巨大,企业的规模生产、规模销售、网络销售等均为服装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2.服装业已成为江苏省的新型支柱产业,年产值超2000万的企业近200家。服装企业从产品竞争逐步走向技术、设计、服务、市场、品牌直至人才的竞争,高职教育在江苏拥有充足的市场。  3.传统服装行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决定了现从

4、业人员文化和技术基础的缺陷。服装业走向技术密集型的必然趋势和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控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WTO新规范的进入,迫使行业加速调整人员结构,大批量补充成衣出样技术、工艺技术、市场开发、经营管理等高级应用性人才。CAD技术员成为企业招聘的热门岗位,销售业采购顾问、专卖店经营主管等新生的就业岗位也显露出不可忽视的就业市场潜力。  4.服装产业已形成多种类型、多种经济成分组成的新格局,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变化使进入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或个人创业者日趋增多,就业渠道十分宽泛。  5.本专业毕业生以安心一线

5、、敬业爱岗、技术专长、技能娴熟,肯干、实干、能干等突出特色,深受企业欢迎。毕业生创业取得良好业绩,受到普遍称誉。  二、专业教学改革培养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专业教学改革目标  树立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主动适应江苏服装经济发展需要,遵循高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成长规律,以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优化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主线,通过对已有教学成果的集成、整合和深度开发,全面推进服装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精选优化、教学手段方法更新的系统化综合性教学

6、改革。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竞争能力,掌握服装高新技术,“一精几通,一专多能”的高质量服装专业人才。  为此,本专业教学改革要面向新世纪,面向中国服装业与世界经济的接轨,面向服装生产、销售、服务企业之第一线;紧密跟踪行业技术的高新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弃旧创新,积极开展产学研,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改革试验,进行“职业技术素质平台+职业岗位专长”两段式教学组织方式的改革试验。切实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先进性,力争一定的前瞻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技术应用性、技术高新性,保证人才的相应持续发展性

7、,把教改真正改到人才使用者的兴奋点上,使试点专业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二)专业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1.切实突出专业教学对于服装职业岗位群和服装技术领域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重点突出应用高新技术对长线专业进行深度改造。  2.人才培养目标应突出以下主要特点:就业适应面宽,专业技术精,专业技术新。  3.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深入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法和教学技术,努力推动国家级优秀课程、品牌教师、精品教材和示范基地的创建。  4.教学的组织拟采用“职业技术素质平台&职业岗位专长”两

8、段组合方式。以“干中学,学中干”完成高等技术教育与企业上岗培训的最终叠合,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能用”的教学目的。  5.巩固、强化产学研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  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结构分析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市场、竞争、创新意识和国际意识,具备服装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岗位必须具备的专门知识和新技术应用能力,熟练掌握技术技能,且有专长,敬业、勤奋、合作、开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其规格如下:  (1)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