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 人类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 人类健康的影响

ID:9858382

大小:77.52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5-12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 人类健康的影响_第1页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 人类健康的影响_第2页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 人类健康的影响_第3页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 人类健康的影响_第4页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 人类健康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 人类健康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的影响(一)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的情况。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1979年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署、国际水文科学协会等国际组织实施的"世界气候计划"中专门设立了世界气候计划-水计划,研究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率的敏感性问题,以及气候变化和气候变率对水文和水资源的影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的第一、二、三次评估报告,评述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结果,包括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和水质影响的研究,水文、水资源对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研究等

2、。  我国研究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8年"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运用大气环流模式、水分热量平衡模型、概念模型、统计模型和古代相似法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地区水资源的可能影响。1994年开展的"气候变化国别研究"水资源专题中建立了随机大气模型、流域蒸散模型、流域水文模型和水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大气环流模式的结果,评估了气候变化对天然径流及年内分配、干旱洪涝、流域水文情势和水资源供需的影响。1996年进行的"气候异常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研制了蒸散(发)模式和

3、黄、淮、海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式水文模式。同期实施的"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研究"项目,建立了流域径流模式和大尺度水文模式。  2.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的主要结论。目前广泛开展的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大都以精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区域水量平衡为基础,使用大气环流模式输出结果或假定的气候变化情景,探讨未来水文和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后,水资源供给状况会出现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江河流量将发生变化。对于江河流量的变化,现在比较一致的预测是:高纬度地区和东南

4、亚,年平均流量将增加;中亚和环地中海地区、南非和澳大利亚,年平均流量将减少。其他地区没有一致的流量预测结果。气候变暖会促使冰川消退和永久雪盖减少加快。预计到21世纪末,1/3~1/2的山地冰川将消失。中高纬地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可能会因此而减少。  我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水资源专题利用三个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后我国七个流域天然年径流量的可能变化有三种结果:一种是全国主要江河年径流量都减少;一种是北方径流量减少,南方径流量增加;一种是北方径流量增加,南方径流量减少。进一步的模拟研究表明,长

5、江及其以南地区气候变化导致的年径流量变幅较小,为-8%-8%。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气候变化导致的年径流量变幅最大,其中淮河减少15%,海滦河流域的京津唐地区减少16%;辽河增幅最大,为17%;黄河上游增幅次之,为15%;松花江增幅最小,12%。年径流量的增加和减少都是发生在春、夏、秋季,径流量减幅较大的月份发生在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的情景下,径流量减幅可达降水减幅的4倍以上;径流量的增加发生在气温升高、降水增加的情景下,径流量的增幅与降水的增幅基本一致。  (2)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将出现变化。我国科学家使用四个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给

6、出的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产生的缺水量小于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引起的缺水量;但中等旱年及特枯水年,气候变化产生的缺水量将大大加剧海滦河流域、京津唐地区、黄河流域及淮河流域的缺水并对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现有的研究还表明,气候变暖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尤其是在降水趋于减少和/或蒸发的增加大于降水增加的地区。  (3)旱涝灾害出现的频率等将发生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增强全球水文循环,使全球平均降水量趋于增加,但降水变率可能随着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蒸发量也会因全球平均温度增加而增大,这可能

7、意味着未来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会增加。  (4)一些地区的水质将出现变化。气候变暖后,一些地区由于蒸发量加大,河水流量趋于减少,可能会加重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特别是在枯水季节。同时,河水温度的上升,也会促进河流里污染物沉积、废弃物分解,进而使水质下降。当然,年平均流量明显增加的河流,水质可能会有所好转。  3.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的不确定性分析。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的不确定性,有多方面原因:  (1)未来区域气候变化情景本身的不确定性。目前大气环流模式的分辨率一般在275千米×275千米到500千米×825千

8、米之间,它不能直接提供小于模式分辨率区域内的气候要素改变信息。目前小区域内气候要素的变化信息都是用粗分辨率大气环流模式输出结果内插获得的。由于气候要素分布受地形和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制约,简单内插并不能获得客观、合理的小区域气候要素值。同时,大气环流模式模拟径流时,只是简单地将径流看做是降水的瞬时反映,没有反映地表径流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