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向关联的fdi技术溢出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后向关联的fdi技术溢出研究【开题报告】

ID:9870060

大小: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3

基于后向关联的fdi技术溢出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基于后向关联的fdi技术溢出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基于后向关联的fdi技术溢出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基于后向关联的fdi技术溢出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基于后向关联的fdi技术溢出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后向关联的fdi技术溢出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基于后向关联的FDI技术溢出研究——以浙江省为例一、选题的背景、意义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DI)逐渐成为国际资本流动和技术扩散的一种重要方式。FDI除了能够给东道国带来大量的资金、先进的设备以及管理理念,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其技术溢出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率,促进东道国的产业升级。因此,对于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已成为FDI经济学的重要内容。FDI技术溢出的正向作用在理论上获得了一致认可,但却很难在经验研究上找到支持性的证据,加上近年来资源的不断减少,

2、环境污染的国际转移以及民族品牌在国际竞争中的消亡,FDI是否真正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受到了学者们的质疑。未能在行业内(即水平方向)找到溢出效应的显著证据后,学者们把目光转向了东道国的上下游企业(即垂直方向)。理论上,跨国公司为保护公司特定优势会采取措施抑制水平方向的技术溢出,而有动力促进垂直方向的技术溢出。Javorcik(2002,2004)、Liu(2006)等人对行业间溢出(特别是后向关联溢出)的经验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与理论相符的研究成果。我国是FDI的重要流向地,也是发展中国家中累计吸引FDI最多的国家。

3、但国内对FDI行业间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较为薄弱,尤其缺乏省际层面的研究,为此,本文选择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以弥补这一不足。作为经济强省,近年来,浙江利用FDI规模不断扩大,位居全国前列。研究浙江FDI的溢出效应,能进一步明确引资效果,可以为其他省市乃至全国制定合理的引资政策提供借鉴。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在研究初期,学者们往往只对FDI的行业内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即跨国公司的进入是否会提高东道国同行业企业的生产率,改进它们的管理机制等,然而在这一方向上的研究至今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随着研究的深

4、入,一些学者发现,人们可能在错误的地方寻找FDI的溢出效应,溢出的渠道更可能发生在垂直方向而不是水平方向,即更可能发生行业间溢出效应。因此,后来的研究者们更多的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垂直方向上。早期的行业间溢出效应研究以案例为主,主要是利用本土化采购水平来判断溢出效应的大小。直到2000年,Kugler最早用计量分析方法来检验FDI在行业间的溢出效应。(一)案例研究杨亚平(2008)以中国汽车行业为例,从规模经济效应、技术联系效应和竞争效应等方面肯定了汽车整车中的外资企业对本土零部件供应商的溢出效应,但这种正向的后

5、向关联溢出主要发生在零部件的二级、三级市场,以非关键和非核心零部件为主。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仍然存在关联程度不高、溢出效应不够显著的问题。同时,FDI通过后向关联也产生了负向的挤出效应,表现在汽车零部件的一级市场。这些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后向关联的FDI技术溢出存在,并且对本土企业技术进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另外,他通过对摩托罗拉案例的分析,从摩托罗拉对供应商的需求关联、技术指导、人员培训以及提出标准等溢出途径肯定了摩托罗拉对中国本土供应商的技术溢出。对摩托罗拉三家本土电池供应商的分析发现,这些供应商通过需求

6、关联获得了规模经济效应以及通过认证和达标、接受培训以及与其他供应商竞争提高了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压力和动力相对不足,表现为技术学习上的相对被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溢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并且这几家电池骨干企业同时也向国内品牌手机客户供货,其生产率的提高带来的成本不断降低的好处能传递到国内下游手机整机制造商,这是FDI后向关联的间接效应之一。郑秀君(2006)对上海浦东地区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跨国公司子公司与本土企业之间存在技术差距,可以通过示范——模仿产生技术外

7、溢。技术差距较大时,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原材料、零部件及服务主要来自母公司或母国的企业,只有少数是来自中国大陆企业;技术差距不大时,跨国公司所需中间品惠向中国大陆企业采购。调查中有51.6%是外商独资企业,它们的关键技术多数来源于母公司,当地企业无法融入到它们的技术体系中,因此技术溢出收到一定的限制。调查显示,有27.6%的跨国公司子公司的产品占据了大陆同类产品市场的大量份额,62.1%的跨国公司子公司的产品占据了大陆同类市场中等份额,这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另外,调查中还发现某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技术远远高于当

8、地企业,其关键技术均来源于母公司,管理人员也来源于母公司,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各种服务多数也来源于母国地区,其生产的产品一半以上销往母国或其他地区。可以说世界知名跨国企业都有这种投资趋势。这表明,跨国公司为防止技术扩散,把我国作为一个生产加工基地,是“两头在外”的飞地投资。因此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政策已显得越来越不可行。郑秀君的问卷分析表明,跨国公司确实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但这种效应的发生受到越来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