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段工区轨道工程测量方案

车辆段工区轨道工程测量方案

ID:9882886

大小:200.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13

车辆段工区轨道工程测量方案_第1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工程测量方案_第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工程测量方案_第3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工程测量方案_第4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工程测量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车辆段工区轨道工程测量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X标车辆段工区轨道工程测量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二0年月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目录1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11.1编制依据11.2编制范围12工程概况12.1工程概况22.2主要技术标准23测量内容与工作分工23.1测量工作程序34施工测量工作44.1精密导线、高程复核测量44.2平面控制测量44.3水准控制测量44.3.1高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44.3.2精密导线、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44.4日常施工测量54.5铺轨基标测设工作程序64.5.1基标设置允许偏差64.5.2基标的设置方法64.

2、5.3正线轨道基标的设置方法74.5.4车辆段基标的设置方法8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4.5.5库内检查坑地段整体道床基标设置:94.5.6控制基标使用材质及设置密度要求94.5.7基标测设施工组织安排94.6竣工测量104.6.1资料整理归档104.6.2测量工程师的职责114.6.3测量仪器管理114.6.4质量保证措施114.6.5安全保证措施124.6.6注意事项12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1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车辆段联接线修改平面图》《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车辆段路基设计图》《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车辆段修改CL

3、DK0+920~CLDK1+829段路基设计图》《长株潭城际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总说明》《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0202-20021.2编制范围编制范围为联接线(CLDK0+0~CLDK1+820)及场内(CLDK1+1820~CLDK2+875)轨道工程,共计9.27km。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由于长株潭城际铁路线路在株洲车辆段东侧穿过,车辆段部分生产、办公及生活房屋需拆迁。受既有车辆段及周边场地限制,需搬迁生产、办公房屋无法在车辆段就地还建,为配

4、合长株潭城际铁路建设和铁路货运车辆检修生产力布局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既有株洲车辆段进行搬迁至株洲车辆厂(原430车辆厂)东侧还建。其走行线接轨于430专用线430厂大门西侧,往东北下穿211省道高架桥后,沿430车辆厂围墙往东北,过健康路后在430车辆厂东侧设车辆厂。为方便段内调车作业,车辆段前方1200m段走行线设计为平坡。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1.1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株洲车辆段调车专用线线路数目:单线速度目标值:<120Km/h最小曲线半径:250m限制坡度:3‰2测量内容与工作分工专设施工测量组负责本合同段的日常施工控制测量工作,配备

5、足够的、满足施工精度及检定合格有效的测量仪器,完成本合同段工程的基桩复测和工程移交复测及施工定位测量4名专业测量员仪器管理测量复核现场测量资料整理内业复核桩位保护内业计算测量工程师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1.1测量工作程序工艺流程见下图:编报施工测量实施方案复测结果报监理与测监中心测设控制基标基报监理与测监中心审核、监理与测监中心复测测设加密基标上报测量资料监理旁站、检验不合格合格水准点坐标控制点交接复测监理与测监中心审定不合格合格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1施工测量工作1.1精密导线、高程复核测量在实施性施工组织中编写铺轨基标的设置方案,将实施方

6、案上报监理工程师,经审核通过后实行。桩位接收时执行现场交接桩制度,在接收测量资料后,会同业主与测量监理,交接双方在现场对每一桩位进行确认,检查桩点的现场标注与所交资料是否一致,检查桩点的牢固性。桩点接收后根据测量程序立即对所交桩进行复测,检查精度是否合格,将测量结果报告监理或业主指定测量单位,经批准确定下一步工作。1.2平面控制测量测设采用精密导线测量方法,平均边长为350米,测角中误差≤±2.5″,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15mm,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8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35000。如为满足施工需要而临时增设导线点,按照《铁路工程

7、施工测量管理办法》要求进行制作,并按精密导线要求测量,并按要求对其进行定期复测。1.3水准控制测量1.3.1高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用S1级水准仪和标尺,由业主所交的水准控制点向施工场地内引设临时水准点,以方便施工。闭合差≤mm(L为环线长度,以公里计算),引测过程中,必须用往返测或双仪器高的方法,按Ⅱ级水准精度作业。1.3.2精密导线、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精密导线主要技术要求平均边长(m)导线总长度(km)每边测距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

8、m)35035±61/60000±2.55√n1/350008注:n为导线角度个数精密水准主要技术要求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附合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