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学在近代的命运

论儒学在近代的命运

ID:9891637

大小:5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4

论儒学在近代的命运_第1页
论儒学在近代的命运_第2页
论儒学在近代的命运_第3页
论儒学在近代的命运_第4页
论儒学在近代的命运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儒学在近代的命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哲学史研究·论儒学在近代的命运张 锡 勤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代表。但是,到近代,儒学和孔子却接连遭到冲击,以至儒学最终走向衰微。这决非偶然,而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本文拟对儒学在近代逐步衰微的过程及其必然性作一概述。一在中国近代,最先公开冲击孔子和儒学的是太平天国。早在金田起义前,洪秀全便编造了一则亵渎、攻击孔子的神话故事。而太平军在从金田北上的途中,一路上捣毁孔庙,焚烧儒家经典和其他古代典籍,在南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反孔反儒、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狂飙。无独有偶,在太平天国反孔的同时,它的敌对分子,一位名叫汪士铎的学者,不仅为太

2、平天国的反孔反儒叫好,而且对儒家和孔孟作了更具理论色彩的批判。他甚至在日记中提出“不用孔孟”、“不用六经”(《乙丙日记》卷二)等主张。不过太平天国和汪士铎的批儒反孔均不具有近代意义。太平天国之所以攻击孔子,是基于基督教崇拜上帝为“独一真神”的教义。他们既崇奉上帝为唯一的真神,就势必要排斥中国的传统权威。因此,他们的反孔主要是宗教排他性的表现。而且,太平天国的激烈排孔仅进行了两年,到1853年夏便中止了。后来,它虽对儒家经书作删改,但并未触及儒学的根本精神与宗旨。至于汪士铎,他之所以抨击孔孟和儒学,则是因为他认为儒家的道德仁义说教“误人家国”,不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特别是不利于

3、“治乱世”。在他看来,对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而言,不慕仁义、主张严刑峻法的法家学说更为有效,而在农民造反、天下大乱的年代,纯用暴力的兵家更是治国的首选。因此,他坚定主张以法家、兵家取代儒家。概言之,不论是太平天国还是汪士铎,都不是站在新兴阶级的立场和新的历史高度去审视孔子和儒学,都不是出于近代化的需要去清算、批判儒学,都不是要以一种新的近代的观念意识去取代儒学,实现观念变革和文化转型。因此,他们的反孔并不具有近代意义。但是,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太平天国和汪士铎的批儒反孔也并非全无意义可言。太平天国的反孔表明,随着异质的西方文化的传入,它势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威胁,使它面临

4、严重挑战;而汪士铎的反孔反儒则表明,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衰敝,社会危机日益深重,问题成堆、积重难返,连地主阶级中的某些成员也对儒学治国的有效性发生怀疑,对它失去信心。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信条,已在某些人的心中严重动摇,他们已在考虑另选治国方策。“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他们所发出的都是文化危机的信号。二儒学的实际地位开始遭到削弱,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虽然在这一时期,除某些基督教会人士外,谁也没有对孔子和儒学表示不敬,相反尊孔崇儒倒是声浪甚高,可是,儒学的实际地位与影响在降低却又是事实。所以如此,乃是客观形势的变化使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一批有识之士先后认识到,当时的中国正面临“四

5、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四千年未有之强敌”,如何有效“应变”乃是当务之急。他们同时又看到,仅凭儒家传统的“治平”之道已无法应对这千古未有的变局,要想有效地“应变”,就必须学习西方,“借法自强”。而西学、西法的引进势必要冲击、削弱儒学的固有地位。洋务派作为清朝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自然是尊孔崇儒的。特别是在平定太平天国和各地人民武装反抗的过程中,他们更是强调要通过提倡“圣学”来“正人心”、“醇风俗”。但是,他们所发起的洋务运动是要借某些西法来实现自强,并未完全按照儒家传统的理路治国。至于早期维新派,同样也是尊孔崇儒的。他们中一些人(如王韬、薛福成)7对孔子之道曾作了极高的评价,甚至

6、认为将来世界的文化将统一于儒学。可是,他们的一套具体政治经济主张,同儒学的基本精神在某些方面却又是格格不入的。不仅他们关于“君民共主”的政治主张与传统儒学不合,他们重商的经济主张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重利的义利观等也与传统儒学不符。他们所作的种种宣传、呼吁虽不是有意与儒学针锋相对,但实际上不能不对传统儒学造成损害。在洋务运动时期,公开向儒学挑战的是一些基督教会人士。早在19世纪70年代,西方教会主办的《万国公报》出于使中国基督教化的意图,便刊登了批评儒学、贬低儒经的文章。虽然《万国公报》的读者面未必很广,但却受到热心西学的知识分子的重视,它的这类文字对这些人无疑是有影响的。在这一时期

7、,对儒学构成更深层的威胁与伤害的则是东渐的西学。从19世纪60年代起,西学在中国更为广泛地传播,受到日益众多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欢迎。西学在中国立足而且影响日益扩大,破坏了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儒学独占的局面。它的传入使中国知识分子看到,除儒学外尚有一套全新的学问,它回答、解决了许多儒学未曾提及、回答、解决而且不能回答、解决的问题。概言之,西学与中学的时代差势必使儒学在一些基本方面相形见绌。这是儒学在近代日益衰微的重要原因之一。洋务派与早期维新派是一批既要求有限度引进西学、又坚持尊孔崇儒的人物。对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