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港口物流与出口贸易联动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宁波港口物流与出口贸易联动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ID:9906946

大小:4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15

宁波港口物流与出口贸易联动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宁波港口物流与出口贸易联动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宁波港口物流与出口贸易联动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宁波港口物流与出口贸易联动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宁波港口物流与出口贸易联动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波港口物流与出口贸易联动发展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题目: 宁波港口物流与出口贸易联动发展研究 引言随着全球综合物流时代的到来,港口作为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已成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和物流通道的枢纽。经济全球化,港口国际化和服务需求多元化,既为港口物流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同步发展,带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出口贸易在高速发展中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在这高速增长的背后同样蕴藏着危机,因为高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并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成果的基

2、础上,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对港口物流与出口贸易作以介绍,为港口物流与出口贸易联动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意见。一、国外相关研究理论(一)有关港口物流的主要理论1.精益物流理论这个新型概念来自于精益理念在物流理论的分析与应用,而精益理念则出自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和丹尼尔(1990)所著的《改变世界的机器》和后来著的《精益思考》的研究成果。它的核心思想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消除物流中非增值消耗,开发出新的产品,进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2.绿色物流理论为了实现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环

3、境共生型的物流就是要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的物流,循环型物流转变。著名的物流专家JamesCooper(1994)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库存策略和运输工具选择以及适时战略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绿色物流的重要性。3.逆向物流理论相对于正向物流的逆向物流最早是由JamesR.Stock(1992)提出的。他在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

4、、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研究成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由斯托克撰写的《逆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两者对产品缺损、过期、发货差错、以旧换新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反向流动过程,比较系统地探讨了逆向物流的理论问题。(二)有关出口贸易的主要理论1.自由贸易理论自由贸易最先由亚当·斯密(1937)在其经典巨著《国富论》提出了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贸易理论,强调贸易双方各以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贸易,双方都能获利。后经李嘉图(1891)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完善,进一步强调两国贸易时,即使产品不具

5、有绝对优势,只要有相对优势,双方也都能获利。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是自由贸易可使参与贸易的双方均获得贸易利益,它通过对贸易原因的近于完美的实证分析和逻辑推论而得出。其理论前提是:一国的生产要素总量、生产技术水平、国民收入分配形态、居民消费偏好是既定不变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并且参与贸易的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完全自由竞争,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2.战略贸易理论战略贸易理论,也称新贸易理论。保罗·克鲁格曼(1994)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角度出发,反映了贸易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的融合。该理论

6、一方面认为静态中产业间基于比较优势差异的自由贸易会有利于所有参与方国民福利的增加,动态中存在基于对外开放中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由此强化了自由贸易最优化的传统观点,同时为贸易利益的取得提供了新的解释;另一方面,对完全竞争市场和常数规模经济的背离,使市场运行处于一种次优的状态,因而适度的政府干预即执行战略贸易政策,将改变市场运行的结果而帮助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胜。3.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1998)创立。其提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

7、业策略、结构与竞争、机遇以及政府行为6个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波特特别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取得与激烈的国内竞争密切相关,其作用机理在于国内竞争对企业产生压力,迫使企业改善技术,进行创新,在国内竞争中增强了竞争力的企业,能获得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从某些产业扩大到整个民族产业,增强产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4.新增长理论的国际贸易观新增长理论作为一个涉及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和产业组织等多领域的边缘理论,其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的理论核心及技术外溢、边学边干等概念的提出,正反映了技术因素在国际贸易中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该理论中

8、比较著名的有罗默模式。保罗·罗默(1986)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国际贸易可以加快知识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的积累;国际贸易的新原则应当从比较成本或资源成本的原则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原则;国际贸易可以促进世界范围的知识积累和持续的经济增长,因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提高开放度可以迅速接受世界新知识和技术的传递,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赶超效应。二、国内相关研究理论(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