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山区农机化步伐

理工论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山区农机化步伐

ID:9912006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5

理工论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山区农机化步伐_第1页
理工论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山区农机化步伐_第2页
理工论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山区农机化步伐_第3页
理工论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山区农机化步伐_第4页
资源描述:

《理工论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山区农机化步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山区农机化步伐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山区农机化步伐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山区农机化步伐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山区农机化步伐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介绍了庆元县竹口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现状,并针对其当前的发展,提出以后加快水稻生产

2、全程机械化的措施,以期推动山区农机化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措施;浙江庆元  中图分类号S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326-02    浙江省庆元县是世界香菇的发源地、全国最大的香菇集散中心,年产香菇占全国香菇总产量的1/6,世界的1/10。由于种植香菇效益较好,加上农田大多处于山区,所以大部分地区农田抛荒现象严重,造成农机化推广步伐缓慢。2007年,庆元县开展水稻生产全程化示范乡镇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条件,通过示范、辐射,山区农机化得到了快速发展。    1水稻生产

3、全程机械化的现状    2007年,竹口镇被列入庆元县首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针对本地农机化发展实际,按照《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提出的农机化发展要求,以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建设项目为抓手,努力增加农机投入,积极搞好推广服务,水稻生产基本实现了耕作、灌溉、植保、收获、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机械化,育秧、栽植、烘干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化作业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毗邻乡镇农机化综合水平显著提高。  1.1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步伐  以实施全县首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大对农

4、机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2007年共投入资金250万元,其中省专项资金50万元,县配套资金80万元和农户自筹资金120万元。在加速实现水稻机械化收割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育秧、插秧、烘干等环节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加快了农机产品的推广。目前,示范乡镇农机总动力已达6500KW,拥有联合收割机4台,水稻育秧设备1套,烘干机1台,插秧机2台,开沟机2台,耕作机械56台,农业机械装备得到了极大增强。与此同时,农机化作业水平全面提高。2007年,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30%,工厂化育秧面积3.3hm2,机插秧面积266.7hm2,烘干稻谷2000t

5、,基本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1.2抓好科技示范,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应用  农机推广,科技先行。在推广农业机械新产品中,示范乡镇十分重视科技试验,摸索机械的适用性和效益的高低。开展了化肥深施、工厂化育秧、水稻直播、节种及精少量机播技术推广等农机科技项目。2007年共推广化肥深施面积124hm2,推广工厂化育秧3.3hm2,推广机械直播266.7hm2,累计节支728万元,取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通过示范推广,提高了农民购置新式农机具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应用与水平的提高。  

6、1.3实施农机跨区作业,努力开拓服务市场  实施农机跨区作业,引导农民开拓农机作业市场,是推进农机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2007年组织了6台收割机,由16位农机手和农机技术人员组成的农机跨区作业队赴松溪、龙泉等地机收晚稻。据统计,2007年跨区机收晚稻853.3hm2,创收76万元,台均创收1.26万元。同时,使机械化服务走出本区域,走向各地,进一步提高了机械的作业效率和机具的利用率。  1.4创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系列服务  2007年6月,竹口镇富民粮食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合作社由8位工商企业发起,170户农

7、户分别将农机和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目前,合作社已累计投入资金110万元,拥有各类农机30多台,对内开展统一服务,对外进行统一经营。合作社有3种“套餐”可供农户选择:一是将承包田出租给合作社经营,租赁款结算成粮食由合作社交给农户;二是合作社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向合作社交纳相应的服务费,粮食全部归农户所有;三是日常田间管理由农户自己承担,部分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向合作社“点菜”。合作社坚持服务于农民的宗旨,急农所急,想农所想,做到随叫随到,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好评。竹下村村民周小军的2.5hm2承包稻田是合作社2007年接到的第一笔“生

8、意”,所有农活都交给合作社打理。据测算,合作社收费6135元/hm2,而采取传统人工种植成本约8895元/hm2,节约成本2760元/hm2;机械化作业又可增产2304元/hm2,两者合计,增收5064元/hm2。平岭岗村村民沈世满平时自己照看粮田,农忙时请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