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word文档]

电工电子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word文档]

ID:9924292

大小:1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5

电工电子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word文档]_第1页
电工电子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word文档]_第2页
电工电子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word文档]_第3页
电工电子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word文档]_第4页
电工电子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word文档]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工电子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word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工电子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关键字:电工电子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  摘要:通过分析电工电子类课程的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为目标,从实验和实践教学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体系和手段上的改革,实践证明,初步改革确实有效提高了实际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创新能力  TM1-4;TN0-4;G642.423  电工电子类课程是本科学历教育电类专业的核心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系线路、电工学等理论

2、课程和相关的实验、实践课程。该类课程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为基础,同时又是衔接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重要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相关课程更加紧密的融合,促使其不断发展[1]。因此,电工电子类课程学习的目标,已经不能仅仅落脚于培养学生对课程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原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电工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为今后的工程应用与实践打下坚��的基础。所以,电工电子类课程必须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

3、在这样的改革浪潮中,军队院校也必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2]。  一、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很多大学已经开始致力于突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东南大学从2007年开始开设创新实验班,进行了电工电子类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实验,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工程师专业认证”体系,与“卓越工程师”无缝接轨。该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以产出导向为原则、以全体学生为中心、以质量持续改进为根本目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遵循以人为本、能力为重、手脑并用、行知合一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

4、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通过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清华大学在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改革中,将电工电子类课程进行整合,将在线教育和传统教育相结合,以实现最佳学习效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此外,国防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等学校、也纷纷开展了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不少成绩。  2.存在的突出问题  电工电子类课程由于包括多门理论课、试验课和实践课,目前存在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各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统一规划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教学内容不够系统、完整

5、,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电工电子类理论课程均属于非常成熟的经典内容,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孤立,同时,缺乏丰富的工程背景,理论课程和实践严重脱节。而电工电子类课程中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对必要的理论知识介绍的不够详细,同样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似乎是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对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收效甚微。导致学生对实践类课程的依赖性强,独立操作和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因此,如何将实践课与理论课有机结合起来是教学改革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在我校,电工电子类课程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课,因此,首要问题就是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注重

6、课程体系内各门课程的有效衔接和统一规划,尝试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理论课重“基础”、实验课重“技能”、实践课重“制作”的一体化教学改革。  二、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和实践教学作为电工电子类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根据我校学生和课程特点,将实验、实践课进行整合,目前统一规划后主要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系统设计”、“零基础学习单片机”、“单片机系统设

7、计”等与工程实践连接紧密的综合设计类课程,此外,“电子焊接工艺”、“电器装配与调试”、“航天装配工艺”课程的开设,确保学生在三年当中每学期有一门工程实践课程学习,全面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更加有效的衔接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将实验和实践教学统一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练习层、提高训练层和创新实战层,并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实施。  图2所示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组织模式中,基础练习层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由各课程的实验课完成,例如我校“三电”课程配套的实验课“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系列。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对于教学改革实验

8、班的实验课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将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分为基础实验和选做实验。基础实验以简单必要的验证实验为主,通过试验箱进行操作,而选做实验是在完成基础实验的前提条件下,通过两人一套的便携式实验装备展开,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