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ID:9926040

大小:20.5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15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_第1页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_第2页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_第3页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_第4页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1.严格遵守《测绘法》、《煤矿安全规程》,按照《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中各项技术要求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汇总水文观测资料。2.严禁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汇总、统计中弄虚作假。3.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观测项目及有关规定,确定理测的内容、目的及观测方法。4.水文地质观测工必须备齐观测、记录用具。5.观测结果必须及时记录在专用的记录本上,记录本应统一编号、妥善保管。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6.水文地质观测结果应及时复查、核实,确保提供的地质资料真实可靠。7.用水

2、堰观测涌水量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水堰要坚固,槽(箱)内壁要光滑,不易变形。水堰要安装在平直、坡度不大于0.5%的水流平稳的水沟内,安装时要用水准尺找平。如必须安置在水流湍急的地点时,则必须采取消能整流措施,使流过水堰的水流保持平稳。②观测前应检查水堰是否变形、倾斜、漏水,堰根外侧通气带是否堵塞等。③水堰内及其附近如有杂物沉积,必须清理。读数标尺应设在堰板的迎水方向,与堰板的距离应不少于3倍的堰口高度。每次观测至少测量两次水头值,取其平均值。8.在特殊条件下,如需采用浮标法测定涌水量时,应符合下列条件和要求:①在难以使用

3、流速仪或缺少测速仪器的情况下采用。②浮标法的实测断面应选在顺直且比较规则的地段,其长度为井下水沟的5~10倍:水沟水流应均匀平稳,无旋涡及回流,无阻碍水流的杂物等。③实测时按下述程序进行:a.选定实测地段后,按相等距离布设2~3个断面,即上断面、基断面(中断面)、下断面。b.对每个断面进行横断面测量,水深点距应为0.3~1.0米,并用坐标纸给出横断面图。井下水沟横断面测量水深不得少于3个点。c.根据实测地段水的深浅选择浮标种类,从上游断面以上5~20米处投放,以便使浮标在接近上断面时,已具有同行水流的速度,测出浮标从

4、上游断面至下游断面的时间,求出流速。④浮标可采用水面浮标及浮游浮标。井下可用木片、乒乓球、纸片等代替水面浮标。9.地下水温度的观测,应根据地下水的深度、温度、井(孔)口径及要求测量的精度,选用不同的观测仪器,温度计放在水中的时间不少于3~5分钟,读至0.1℃。使用高灵敏测温仪时,需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和记录。10.井下水文地质观测(1)井下水文地质观测的任务:①为矿井建设、采掘、开拓延深、改扩建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②在采掘过程中进行水害分析、预测和防探水。③提供防治水工程中的水文地质资料。④为钻探、堵水注浆提供

5、观测资料。(2)井下水文地质观测的内容:①矿井、水平、含水层、煤层、采区和采掘面的涌水量观测。②井巷及采而的突、涌、淋、渗、滴水点的水量、水质、水温观测。③井下各类水文地质钻孔、地质孔的水以、水位(压)、水质、水温的动态观测。④井巷及井下钻孔揭露含水层、导(阻)水断层、陷落柱、喀斯特裂隙、喀斯特暗河洞穴、涌砂点等的水文地质调查及编录。⑤矿井可能的充水通道的水文地质编录。⑥定期检查各类防(隔)水煤柱的留设情况。(3)井下涌水量的观测,应注重观测的连续性和精度,要求采用容积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或其他先进的测水方法。(4)

6、井下涌水量的观测在下列情况下可用容积法测量:①涌水量较小且有管状引水设备的井(孔),或备有水箱、水池等容积较大的容器时,应设置便于测量的标尺和放水用的闸阀。②在井下可利用井筒、巷道作为容积时。③顶帮的淋、流水可用塑料薄膜将水汇集到容器内。(5)新凿立、斜井,垂深每延深10米时,观测一次涌水量。掘凿至新的含水层时,虽不到规定的距离,也应在含水层的顶底板各测一次涌水量。(6)观测井巷及井下钻孔揭露的含水层时,要确定含水层的名称,详细观测、记录含水层的产状、厚度、岩性、成分、颜色、构造、裂隙和喀斯特发育情况,揭露点的位置、

7、坐标、标高、出水形式、涌水量及水温等,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必要时应进行水中环境同位素比值及特殊元素的测定。(7)井筒或穿层石门揭露含水层时,要绘出顶及左、右或底及左、右三面1∶100~1∶500的展开图,应较全面地反映含水层及顶底板的地质特征,喀斯特、导水裂隙及有意义的构造等在空间的展布情况。绘制展开图时,两壁应采用同一起点、同一方位、同一坡度的观测基线。(8)观测喀斯特时,要注意其形态、方位、大小、所处标高和岩石层位及其与断层裂隙和上下层的关系,有无充填物及充填物成分和充水状况。(9)绘制喀斯特素描图或进行实测

8、编录的步骤:①确定实测范围及方向,说明喀斯特赋存的地点及相应的坐标、标高,确定素描图的比例尺。②进行实测描绘,整理清绘成图。③重点地段的喀斯特形态除进行实测素描外,应摄影或录相记录。(10)观测含水层裂隙,较密集裂隙可取1~2平方米,稀疏裂隙可取4~10平方米的范围内进行,观测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应测定其产状、长度、宽度、数量、形状、尖灭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