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市场需求分析

半夏市场需求分析

ID:9953634

大小: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6

半夏市场需求分析_第1页
半夏市场需求分析_第2页
半夏市场需求分析_第3页
半夏市场需求分析_第4页
半夏市场需求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半夏市场需求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半夏市场需求分析发布时间:2006-03-02 信息来源:亚太中医药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是一味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有著二千多年药用史的常用中药材,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近年来对其产销情况和今后走势关注者较多,笔者发表个人浅见,以供药业同仁参考。   一、市场需求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显示,二十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全国年需求量仅l50万公斤左右。从70年代至80年代全国年需求量达350万公斤左右,年出口量约为80-l20万公斤。据对558个处方分析,半夏出现

2、频率位于第22位。另据资料显示,l983年全国有602家中药厂生产的187种成药中配有半夏。随著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加这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患痰饮、咳嗽、胃病、肿瘤、痰核等病的高发群体,以半夏为原料生产的糖浆、冲剂、丸剂、片剂、浓缩颗粒及针剂等新品种剂型不断增加,同时出口量也逐年上升。我国半夏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对日本出口量较大,日本210个汉药制剂中有半夏配方的46个,在汉药用量中居21位。日本对半夏不仅药用,还制成药粥、药饮料等保健佳品。估计现在全国年需求量500万公斤左右,呈逐步上升趋势。   二、野生资源近于枯

3、竭   半夏野生资源分布零星分散,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全国半夏野生资源蕴藏量为1400万公斤(1983-1988年);60-70年代湖北省平均收购量200多吨;80年代下降到70吨。同期浙江、江苏、安徽、云南等省平均收购量300吨;到80年代平均收购仅65吨;贵州省由230吨下降到30吨左右;1987-l989年全国收购量(野生加家种)仅能满足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半夏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或疏林下,另外,农田中亦有生长,但随著深耕细作和化肥、化学农药、除草剂的广泛使用,农田中的半夏已基本绝迹。山坡、溪边、林下由于垦荒种地、伐林等环境

4、变化和连年无序大量采挖,其资源逐渐减少,目前濒临枯竭。全国不少野生半夏基地已几乎名存实亡。   三、人工栽培发展缓慢   自上世纪70年代由野生变家种虽然获得成功,鉴于当时对半夏的生物学特性不甚了解和实践经验不够,产量低而不稳,当时亩产商品仅60-l00公斤,加之该品种投入高(需高水肥、种母贵、种、管、收、创费工多)发展缓慢。大多数中药品种的发展规律是供不应求涨价,价高刺激生产,甚至盲目发展。供大于求时跌价,造成积压烂市使生产萎缩。而半夏则与之恰恰相反,即愈紧缺涨价,而生产愈萎缩。其原因主要是与半夏的繁殖方法有关。其繁殖方法有四种,即种子

5、繁殖、珠芽繁殖、块茎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用种子繁殖周期长,需要三年才能加工商品且产量低;组织培养受条件限制药农望而却步;用珠芽繁殖采收挑选不易。至目前,基本都采用块茎繁殖。商品愈紧缺,价格愈高,块茎大部分加工成商品,种源就严重减少。再者看3公斤左右块茎可加工1公斤商品,种母(块茎)的价格随商品的价格变化成正比,商品价格高,种母也随之提高。种子价愈高,风险愈大,种植者就愈少。假如商品每公斤30元,种母亩公斤就需10元左右。如用块茎直径在2厘米以上的大种母,每亩用种量200公斤以上;直径在1.5左右的中等种母,亩用种量在100公斤左右;直径在

6、l厘米以下的小种母,每亩用种量50-60公斤。如此高的投入,风险大对于尚未种过半夏的农户,绝大多数都不敢贸然试种。已经种过的农户,再扩大种植的也不多,因半夏连作重茬明显减产。每户的土地都有限,轮作换茬有困难,重茬病虫害严重。如遇到干旱年份常出现叶斑病,严重倒苗;若遇上涝天渍水便杂草丛生,芽虫传播病毒病,并易出现摔倒病、根腐病等病害,导致严重减产或绝收。另外投工大,种、管、浇水、打药、拔草、培土、摘花蕾、收创等每亩需投70至80个工。所以目前人工栽培发展依然缓慢。   四、走势分析预测预测其走势应首先弄清产销量。目前全国野生半睡年产量据有关

7、资料综合分析,预计约20至30万公斤。或遇上干旱年份或局部严重水涝灾害产量会更少。山东省菏泽地区老种植基地因受自然条件限制呈逐年减少之势。由于半夏适宜于土壤PH值以6-7的中性或中性略偏酸为好,而山东省荷泽地区土壤PH值较高,属中性偏碱,再加上该地区夏秋常发生涝灾,使半夏出现病毒病、猝倒病和根腐病,目前只有小面积零星种植,预计该地区年产量约10万公斤。以山西省新绦县为主的半夏种植基地发展比较稳定,但因连作重茬,病虫害严重,产量也呈下降之势。目前该地区年产量约25万公斤。以甘肃省西和县为主的半夏种植基地目前年产量约20万公斤。河南省禹州市今

8、年新种植基地原预计产10万公斤,因受夏末至秋长期阴雨连绵,造成严重减产,其产量约2万公斤。全国其它所有零星种植年产量约30-40万公斤。野生加种植目前仅能满足需求量的四分之一。供需缺口之大,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