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ID:9973562

大小:8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17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_第1页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_第2页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_第3页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_第4页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四.处方中各药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一)麻黄麻黄茎主要含有生物碱,麻黄的成分因种而不同。草麻黄茎中生物碱含量约1.3%,其中l一麻黄碱(I-ephedrine)占6O%以上,其次为d一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微量的l—N一伪麻黄碱、麻黄次碱、麻黄噁烷、2,3,4一三甲基苯噁唑烷、3,4一二甲基苯噁唑烷、L一去甲基麻黄碱、d一去甲基伪麻黄碱、苄甲胺及麻黄噁唑酮。挥发油含量为0.25%,油中有2,3,5,6一四甲基吡嗪、l-a一萜品烯醇、萜品烯醇、萜品烯醇一4、月桂烯、二氢葛缕醇等。其中四甲基吡嗪和萜

2、品烯醇的含量为2.26%和1.92%。黄酮类含芹菜素、小麦黄素、山柰酚、芹菜素一5一鼠李糖苷、草棉黄索、无色飞燕草索、3一甲氧基草棉黄索、山奈酚鼠李糖苷、芦丁、白天竺葵苷、白花色苷、无色矢车菊索、槲皮素、4’,5,7一三甲基羟基一8一甲氧基黄酮醇一3一O—β一D一葡萄糖苷、3—0一β一D一吡喃葡萄糖基一5,9,4’一三羟基一8一甲氧基黄酮、5.7,4’一三羟基黄酮、4’,5,7-三甲基羟基黄酮醇、5,7,4’一三羟基黄酮一5一鼠李糖苷、Herbacetin、3-methoxyherbacetin、4’,6,7-三羟基黄酮醇

3、鼠李糖苷。有机酸类含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肉桂酸、对一香豆酸、原儿茶酸;还含有麻黄多糖A、B、C、D、E、儿茶酚鞣质、无机元素se及Mo等。中麻黄生物碱含量约为1.1%,其中l一麻黄碱占30~40%.麻黄碱占原生药0.31%。木贼麻黄生物碱含量约1.7%,其中l一麻黄碱占85~90%。另含有有机酸、鞣质、黄酮苷、糊精、淀粉、果胶、纤维素、葡萄糖及少量挥发油(O.124%)。麻黄平喘作用,沿用千年,但其作用及作用机理的探讨,直至20世纪30年代开始进行。实验研究证明麻黄碱是平喘的有效成分。[78](二)细辛细辛的主要成分是甲

4、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a-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细辛醚(Sarisan)、柠檬油精(limonene)、黄樟醚(safrol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3-蒈烯(3-carene)、伞花烃(p-cymene)、1,8-桉叶素(1,8-cineole)、γ-松油烯(γ-terpinene)、α-异松油烯(α-terpinolene)、番桧烯水合物(sabinenehydrate)、樟脑(camphor)、优香芹酮(eucar

5、vone)、4-松油烯醇(terpinen-4-ol)、对-聚伞花-α-醇(p-cymen-α-ol)、α-松油醇(α-terpineol)、爱草脑(estragole)、3,5-二甲氧基甲苯(3,5-dimethoxytoluene)、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三甲氧基甲苯(trimethoxytoluene)、β-古香油烯(β-gurjunene)、α-蛇麻烯(α-muurolene)、肉豆蔻醚(myristicin)、正十五烷(pentadecane)、榄香素(el-emicin)、苦橙油醇(nero

6、lidol)、β-细辛脑(asarone)、卡枯醇(kakuol)、百秋李醇(patchoulial-cohol)、二十碳烷(eicosane)、派立托胺(pelli-torine)、棕榈酸(palmiticacid)、冰片(borne-ol)、2-甲氧基黄樟醚、萘(naphthalene)、正癸烷(n-decane)、N-异丁基十二碳四烯酰胺(N-isobutyldodecatetraenamide)。另外还有钾、钠、镁、钙、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79]药理实验表明:①挥发油有解热,镇静,镇痛,抗炎,降压和局部麻醉

7、作用,甲基丁香酚为这些作用的有效成分,细辛醚有镇静的作用。②甲基丁香酚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细辛醚有一定的平喘,祛痰作用。③乙醚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三)干姜干姜油含挥发性成分:α-姜烯(α-zingiberene),牻牛儿醇(geraniol),β-甜没药烯(β-bisabolene),橙花醇(nerol),1,8-桉叶素(1,8-cineole),α-松油醇(α-terpineol),龙脑(borneol),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芳樟醇(linalo

8、ol),甲基壬基(methylnonylketone),樟烯(camphene),柠檬烯(limonene),倍半水芹烯(sesquiphellandr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及乙酸孟酯(menthylacetate)等70多种;辛辣成分:6-姜辣醇(6-gingerdion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