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演马庄煤矿巷道施工设计及概预算

河南演马庄煤矿巷道施工设计及概预算

ID:9978233

大小:1.01 MB

页数:79页

时间:2018-05-17

河南演马庄煤矿巷道施工设计及概预算_第1页
河南演马庄煤矿巷道施工设计及概预算_第2页
河南演马庄煤矿巷道施工设计及概预算_第3页
河南演马庄煤矿巷道施工设计及概预算_第4页
河南演马庄煤矿巷道施工设计及概预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演马庄煤矿巷道施工设计及概预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煤矿开采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主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研究并完善矿井施工组织设计及其概预算。第一节:介绍了地理工程概况,以此为基础进行以后的设计部分。第二节:介绍了巷道断面设计,讲述了其具体计算过程。第三节:介绍了巷道掘进设计,包括炮眼布置、钻眼设计、爆破、装岩等内容。第四节:讲解了巷道围岩压力计算,围岩破碎半径。要求较高的计算能力。第五节:巷道支护设计,主要是材料的选择及参数的计算过程。第六节:巷道施工组织设计,为工程时间的安排作指导。第七节:讲解了概预算,通过概预算表格,讲述了概预算的编制过程

2、。通过,此次设计,提高了对矿井施工组织设计及概预算的能力,并将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到工程实践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791井田概况1.1交通位置演马庄矿位于焦作市东北部约20公里,隶属焦作市管辖,地理座标:东经113°21′~113°24′,北纬35°15′~35°17′。区内有煤矿专用铁路,南距新(乡)~焦(作)铁路待王车站4公里,东连京广线,西接焦枝线。二级公路及乡村油路相互连通,交通极为方便。1.2自然地理1.2.1地形地貌本区属太行山山前平原和冲积、洪积扇的边缘地带。地势平坦。海拔83~123m,一般在100m左右。全区地

3、势北西高,南东低,最大坡度±2°25′。由于浅部煤层开采后地面塌陷,而局部形成低洼带。1.2.2水系该区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东部有石门河,西部有山门河,均发源于太行山。且为间歇性河流。据近年资料表明,除雨季外,平时河床干枯。河流上游建了不少中、小型水库,已无洪泛危害。1.2.3气象本区属大陆性半干燥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最低气温-19.9℃(1971年),最高气温43.3℃(1966年),降雨多集中在7~9月份,年降雨量333.3~908.7mm,平均624.9mm,日最大降雨量达151.8mm(63年8月8日)

4、,年蒸发量为1393.6—2313mm,平均2022.3mm,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常年以北和东北风较多,一般风速2—3级,最大11级(78年6月30日晚)。最大冻土厚为190mm(77年元月)。1.2.4地震据焦作市地震办公室汇集的资料,自1038年~1978年6月,发生的较大地震且对焦作有影响的共有35次,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2井田地质特征2.1地层79本区为第三、四系全掩盖区,据区内钻孔揭露,地层由老至新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迭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下段、中段及第三、四

5、系。2.2构造2.2.1区域构造焦作煤田位于太行山隆起带南端,地层走向NE~NNE,倾向东南,倾角4°~14°,为单斜构造,区域构造以断裂为主,褶曲不甚发育。该区主要发育有东西、北东、北西向、三组断裂。其中,东西向的凤凰岭断层规模大,把焦作煤田分割为焦南、焦北两大部分;北东向断层最发育,破坏了各井田的连续性,分别切割为大小不等的井田断块;北西向断层不发育,常以中小断层出现。表2-1区域断层一览表Table2-1areafaultlist断层名称性质走向倾向延伸长度一般落差(m)备注朱村断层正NWWSW>24公里>2000董村断

6、层正80°-100°N30公里>1000马坊泉断层正60°NW25公里200南张门断层正70°~90°NW>30公里400~700平陵断层正90°~120°NW20公里500~1000百泉断层正36°~40°NW>20公里300~500峪河断层正100°SW30公里200~500凤凰岭断层正EWS>50公里100~400九里山断层正45°~60°SW>50公里300~600方庄断层正N30°WSW>10公里120两条平行断层地堑2.3顶底板岩性特征79顶板煤层直接顶板多为层状、灰黑色砂质泥岩,层理明显,致密性脆,硬度2.5~4

7、级,厚1.03~1.05m,易维护。其次为层状或板状泥岩与锈结能力差的砂岩;泥岩与砂质泥岩为相变关系,厚0.7~6.37m,硬度2~3级,易碎、易冒落,锈结力强。局部存在有炭质泥岩伪顶。老顶为灰色大占砂岩,厚15~24.5m,泥硅质胶结、较坚硬、厚层状,硬度6级左右,以中~细为主,局部直接覆于二1煤层上,不易放顶冒落。该矿在煤层露头附近曾发生过较大冒顶,如老西总回风巷、12011工作面等发生的冒顶事故。总的来讲,煤层上各类顶板均较完整,易于管理,属一类顶板。底板煤层底板多为厚7m左右的砂质泥岩或泥岩,次为厚0.3~1.5m含炭

8、质较高的泥岩,局部有厚0.1~0.7m炭质泥岩伪底。炭质泥岩质软易碎,强度极低,支撑力差,底鼓现象较严重,对巷道维护不利。总体应属I类底板。2.4水文地质特征焦作煤田地处太行山复背斜隆起带南段东翼,山前倾斜平原地带,地层走向N60°E,倾向SE,倾角8~12°,呈地堑、地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