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东刚+mhc的免疫论文

易东刚+mhc的免疫论文

ID:9997319

大小:34.8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0

易东刚+mhc的免疫论文_第1页
易东刚+mhc的免疫论文_第2页
易东刚+mhc的免疫论文_第3页
易东刚+mhc的免疫论文_第4页
易东刚+mhc的免疫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易东刚+mhc的免疫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免疫学论文题目:MHC的功能和应用进展姓名:易东刚专业:生物工程2班学号:2010420232日期:2013.04.10MHC的功能和应用进展1.MHC的含义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又称主组织相容性复合基因,是存在于大部分脊椎动物基因组中的一基因家族,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其中位于白血球上的MHC又被称为人类白血球抗原。位于6号染色体上(6p21.31),包括一系列紧密连锁的基因座,与人类的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其中部分基因编码细胞表面抗原,成为每个人的细胞不可混淆的“特征”,是免疫系统区分本身和异体物

2、质的基础。2.MHC的分布、化学结构MHC按其化学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又分为I类、II类和III类,III类分子不参与抗原提呈,一般很少研究。MHCI类抗原是由一条α链和一条β链组成的二聚体。α链有5个功能区:α1、α2、α3、跨膜区和胞质区,由MHCI类基因编码;β链不由MHCI类基因编码,游离于细胞膜外,通过非共价键与α链结合。据MHCI类分子的氨基酸序列和X射线衍射晶体的三维空间结构分析,可将其分为多肽结合区、类免疫球蛋白区、穿膜区和胞质区。多肽结合区由α1和α2功能区组成,是I类分子与外来抗原结合的部位

3、,决定着其识别外来抗原以及被T细胞识别的特异性,是MHC最重要的区域。MHCII类抗原集中分布在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如巨噬细胞上,是一条α链和一条β链以非共价键组成的二聚体,两链均由位于MHC遗传区域的紧密连锁的基因编码。与I类抗原不同的是:α链和β链的化学结构极为相似且都具有多态性。α链和β链细胞外分别含有两个功能区:αl,α2和β1,β2,α1和β1相互作用形成多肽结合区。3.MHC基因的主要功能3.1组织排异作用MHC被发现就是因为在哺乳动物组织移植中的排异作用。器官移植的主要障碍是由于

4、供受者之间MHC的差异所引起的排斥反应。在移植过程中,表达相同MHC分子的个体间可以接受彼此的移植物,而MHC不同的个体间却具有排斥作用。人类器官移植手术成功与否同3个MHC位点有关,当捐献者的3个HLA位点都匹配时,移植成功率最高。3.2免疫作用各种动物MHC分子的作用基本相似,MHC不仅编码移植抗原,许多与免疫有关的重要基因都在MHC位点上,这使得MHC可以通过识别以及清除外源和内在抗原来参与调控动物机体免疫应答,这在免疫学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I类MHC分子呈递的抗原多是细胞内源性多肽,MHCIα链的

5、肽结合槽结合肽段,折叠成一定的空间构型,再结合β2微球蛋白,形成稳定的肽MHCI类分子复合体,呈递给T淋巴细胞,从而触发免疫反应,杀伤和溶解靶细胞。II类MHC分子呈递的抗原多是细胞外源性多肽,它在内质网内由α、β和辅助分子γ链组装成完整三聚体,蛋白酶水解γ链,抗原多肽与II类MHC分子结合,形成稳定的II类MHC-多肽复合体,再运至细胞表面,外源性抗原在线粒体或溶酶体中与MHCII类分子结合后呈递给协助T淋巴细胞(Th,CD4+),从而触发免疫反应。MHC分子同样在鱼类自身免疫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4.MH

6、C与基因治疗随着肿瘤免疫学的发展,研制高效的肿瘤疫苗已成为人们攻克恶性肿瘤的新希望。肿瘤抗原肽是一种内源性抗原,主要由MHCⅠ类分子递呈。因此,认为MHCⅠ类分子在肿瘤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MHCⅡ类分子通过抗原加工的替代途径具有递呈内源性抗原的能力。一些内源性抗原可以导向MHCⅡ类分细胞器(MⅡC),在MⅡC内被加工而与MHCⅡ类分子结合最终被递呈至细胞表面。另外,在内质网中,一些新合成的MHCⅡ类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没有被Ii链有效封闭,结果一些由TAP运入的内源性抗原肽与MHCⅡ类分子结合,而被后者递呈至

7、细胞表面。有研究者利用制备的MHCⅡ类基因修饰的小鼠肝癌细胞观测了MHCⅡ类基因修饰前后小鼠肝癌细胞致瘤性的变化,发现基因修饰后细胞致瘤性明显降低。证实了MHCⅡ类分子在肿瘤免疫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假设,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机制打下了基础。5.MHC在医学上的意义(一)MHC与器官移植前已述及,通过移植排斥的研究发现了MHC,所以MHC的意义首先与器官移植相关。Ⅰ类和Ⅱ类分子是引起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供者与受者MHC的相似程度直接反映两者的相容性;供-受者间的MHC相似性越高,移植成功的可能性

8、越大。同卵双胎或多胎兄弟姊妹之间进行移植时几乎不发生排斥反应;亲子之间有一条HLA单倍型相同,移植成功的可能性也较大;而在无任何亲源关系的个体之间进行器官移植时存活率要低得多。为了降低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移植前的重要工作就是通过HLA检测的方法进行组织配型,选择HLA抗原与受者尽量相同的供者;在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时进行恰当的免疫抑制  (二)MHC与免疫应答1.免疫调控作用动物实验证明,不同品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