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摘要一)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摘要一)

ID:10487043

大小:2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6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摘要一)_第1页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摘要一)_第2页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摘要一)_第3页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摘要一)_第4页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摘要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摘要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摘要一)匝_中匿瞧指赢0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it个世纪以来大量研究证_t.明,心血管病的致病(危险)因素已十分明确,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吸烟,肥胖,缺少运动和心理压力.最有效的心血管病预防策略是"高危策略"(只针对高危的患者)和"人群策略"f针对全人群)同时并举,两者不可偏废.因此,在发现一种危险因素时,要主动寻找有无其他危险因素.对于并存的危险因素必须关注,并予以积极的干预,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一,我国人群心血管病流行及防治情况1.冠心病冠tl,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糖代谢异常,超重和肥胖,缺少运动和

2、心理压力等.国内外资料表明,高血压者tl,肌梗死的发病危险是血压正常者的2~3倍;吸烟者冠tk,病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3~4倍;血脂异常显着增加冠tl,病发病危险;超重和肥胖者与正常体重者相比冠tl,病发病和死亡的相对危险度为1.5~2.0;糖尿病患者与血糖正常者相比,冠一tl,病发病相对危险度为3.0~3.5.此外,冠心病患者中75%~80%有不同程度糖代谢障碍.墨——健康指南2011?9攮蘩一2.脑卒中中国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位居第一或第二位,农村居民为第二位.高血压是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吸烟等.研究表明,收缩压每升高10

3、mmHg,脑卒中发生相对危险增加49%(缺血性卒中增加47%,出血性脑卒中增加54%);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危险增加46%.3.心力衰竭Ii,力衰竭(一tl,衰)是所有一tl,脏疾病的终末阶段,而且是并发其他疾病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冠心病是我国人群心衰的最主要的病因,其次是风心病和高血压.另外,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导致存活的心肌梗死病例增多,这部分人容易发生心衰.4.周围动脉疾病f1)主动脉瘤: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一段或几段管腔病理性扩大,使该部位血管壁变薄变脆,发生破裂的风险增大.一旦瘤体破裂,病死率高达47%~90%.确诊为主动脉瘤的患

4、者大多有潜在的和广泛的主动脉中层病变.因此,即使经过积极的外科治疗,这些潜在的病变仍可持续存在而导致其他部位再形成新的动脉瘤的危险增加.因此对主动脉瘤长期生存的患者需严密观察和严格的管理和治疗(内外科).同时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控制吸烟,高血压和血脂异常.f21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闭塞,使下肢组织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的疾病.下肢动脉疾症的危险因素与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类似,主要包括阳性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高龄和缺少体力活动.研究表明,吸烟对下肢动脉的致病危险高

5、于对其他部位动脉的致病危险.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发生下肢动脉疾病的危险增加2-6倍,发生间歇性跛行危险增加3~1O倍.下肢动脉硬化疾病患者合并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风险为无此病者的2~4倍.反过来,约113的男性和1/4的女性确诊为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患者合并有下肢动脉硬化.因此一旦怀疑或确诊患下肢动脉疾病者,应同时检查有无其他部位(特别是心脏和脑)动脉的病变和危险因素.一经发现应积极治疗.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1.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类心血管病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已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近300种,但最重要的有十几种.本指南将危险因素归为三大类(见表1).2.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根

6、据国内外的研究显示:(1)人群中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危险因素是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和糖_圈尿病;(2)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和过量饮酒;(3)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80%以上归因于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20%归因于其他因素.3.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预防目前认为,除了年龄,家族史和性别等遗传因素不可改变外,其他危险因素(尤其是行为因素)都是可改变的,因此可以预防.研究还发现,"行为及生物学因素一疾病发生一疾病持续或复发"形成一个病因链.阻断第一个环节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同时阻断第二个环节是心血管病二级预防的主要

7、措施.从防病治病角度看这两个环节都很重要,但根据预防为主的理念,第一环节更重要.近年来各国有些学者还提出将预防的关口提前到阻止危险因素的发生和建立f例如通过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做到一生不吸烟和预防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发生),可以从源头上预防疾病的发生,这就是原始预防或"零"级预防的理念.从理论上讲这是合理的,但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表1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类注: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甘油三酯,Lp(a)=脂蛋白a,hs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