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农村小学数学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我谈农村小学数学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ID:13594326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3

我谈农村小学数学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_第1页
我谈农村小学数学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_第2页
我谈农村小学数学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谈农村小学数学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谈农村小学数学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白沙大岭学校张展梅《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由于乡村教师的观念更新缓慢,长期受注入式教学的影响,又由于没有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也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许多乡村教师总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难于创设教学情境。那么农村小学数学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呢?下面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为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挖掘学生的智力,诱发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我的主要

2、做法有: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生活环境创设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习数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我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加深理解。如教学六年级“位置”一课,离开生活来教学“位置”在小学阶段是不现实的。于是我创设班长介绍新同学的座位引入新课,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最后通过地图、象棋等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进行拓展与延伸。自始自终关注生活,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二、创设动手操作情境,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过程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指尖上的。”这句话表明了课堂中学生动

3、手操作的重要性。根据实验研究表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分析器官共同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中,我设置的情境是:让学生用6张大小长短一样的纸条分别折出1/2、2/4、3/6、1/5、2/10、3/15分数,并且涂上颜色,然后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议一议这些纸条,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讨论学生发现了1/2、2/4、3/6纸条的涂色是相等的,1/5、2/10、3/15纸条的涂色是相等的,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这个教学中,我把“静态”的知识点设置成“动态”,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说一说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让

4、学生“做中学、做中悟”,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涵已经深深烙在学生的脑海中。三、借助实物、模型创设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外部刺激,能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并且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因此我利用实物来得到这样的目的。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我让学生用纸来包装圆柱饮料罐,还要求学生回家后亲自动手做出一些模型.这些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获得的对几何体特征认识,更易理解,印象更深刻,同时,在动手创造中获得的精神上的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四、运用有趣故事巧创设情境小学生对故

5、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因此,我在教学“倒数”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好吗?生:好。师:故事是这样的:在数学王国里,侍卫站在城堡上宣读了一份国王指令:每个公民要找一个与自己相乘,积是1的公民作为舞伴,就可以进入城堡免费享受大餐,哇塞!城堡下公民欢呼雀跃,大家纷纷找舞伴进入城堡免费享受大餐。可唯独0在哭泣着,为什么?生:因为0找不到与自己相乘积是1的作为舞伴而进不了城堡。……这里,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景着手,让学生从故事中体验“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的数学思想,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有效地增进了课

6、堂教学效果。五、运用游戏的快乐创设情境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因此,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一些小游戏,可以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轻松欢快地学习数学知识。如教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抽屉原理)”时,课一开始,我组织学生做“抢凳子游戏”。请4位同学上来,摆开3张凳子教师宣布游戏规则:4位同学围着凳子转圈,老师喊停时,4个人都必须坐在凳子上。游戏开始,然后喊“停”!师:都坐下吗?老师不用看,也知道肯定有一张凳子坐着2个同学,老师说得对吗?老师为什么说得这么肯定呢?师:在这样的现象中隐藏着什么数

7、学奥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通过游戏的引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初步感知抽象的“抽屉原理”,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六、巧设疑问,创设问题情境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是打开思维大门,激发学习兴趣的“金钥匙”。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与冲突,便能激发学生要求解疑的的心理需求。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开始时,教师先让学生说出几个数,然后教师故意激发学生:“你们说出的这些数字,我不用计算就可以很快说出哪个数能被3整除的来。”边说边板书:“7

8、2、63、279、927、……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你们相信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