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宫殿建筑之美

中国宫殿建筑之美

ID:17912573

大小:1.78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9-09

中国宫殿建筑之美_第1页
中国宫殿建筑之美_第2页
中国宫殿建筑之美_第3页
中国宫殿建筑之美_第4页
中国宫殿建筑之美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宫殿建筑之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宫殿建筑之美本文引用自青阳正刚《中国宫殿建筑之美》导言刘敦桢先生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组群建筑的艺术处理。其中包括总体布局和规划,建筑的高低起伏的变化。大组群的建筑形象,犹如一幅中国的手卷画。第二,单体建筑的艺术加工。对单体建筑从整个形体到各部分构件的艺术加工,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与艺术的统一。第三,建筑的室内装修。建筑的室内装修作为建筑整体的一部分,或奢侈繁细,或质朴简洁,亦成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建筑的色彩。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体现于墙体、屋面、柱、门窗,以及最能反映古代建筑色

2、彩特点的建筑彩画。谈中国宫殿建筑之美,其内容不外乎以上四方面。我们今天选择紫禁城作为范例来讲,原因是: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它集历代宫殿建筑之大成,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紫禁城还是中国古代皇宫的唯一完整实例。紫禁城建筑布局(一)紫禁城在北京城的位置。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北京城的中轴线,以紫禁城为中心向南北延伸,南至北京外城永定门4,600米,北至钟楼北侧城墙3,000米(北京城的北城墙),构成了近8公里的南北中轴线。南半部从紫禁城的正南门午门向南经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千步廊、大明门(清代名大清门),至内城正南门--

3、正阳门,形成了一条长1,500米的天街。沿着南部轴线的两侧,在宫城南分别设置了祭祖的太庙和祭五谷的社稷坛。在天安门外千步廊两侧,设置了各部、院的衙署。紫禁城中轴线建筑剖面示意图(二)紫禁城的布局。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城墙高10米,四面各开一门,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总体布局以轴线为主,左右对称;根据朝政活动和日常起居的需要,分为南北两部分,形成了宫殿建筑外朝、内廷的布局。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朝廷处理政务的地方,建筑气势雄伟,体量宏大。外朝区域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周围廊庑、门、阁、楼等合成宽广开阔的庭院,占地面积

4、80000平方米。三大殿区的东边设文华殿,西设武英殿,横向排列。内廷区域以皇帝、皇后居住的乾清、坤宁宫为中心,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皇子居住的乾东、西五所,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太上皇居住的宁寿宫,形成多座院落的组合。另有花园、戏台、藏书楼等文化娱乐、宗教活动等设施。内廷建筑布局严谨、封闭,建筑形式多样,装饰华丽,体现了皇家建筑的豪华而规整的风格。紫禁城外朝、内廷分布示意图(三)礼在紫禁城建筑中的体现。礼是人们一切行为的规范,历代帝王均尊崇礼教。礼在建筑中的体现就是建筑的等级制度。都城的规划中最重要的是选择中的方位。礼认为

5、中为最尊贵的方位,“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吕氏春秋·慎势篇》言“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周礼》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择中立宫就成为历代帝王规划都城时所遵循的原则。紫禁城是北京城的中心。《周礼》有“三朝五门”的记载。三朝为外朝、治朝、燕朝;五门为皋门、雉门、库门、应门、路门。紫禁城与“三朝五门”相对应的是大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也有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之说)。《周礼》有“前朝后寝”、“六宫六寝”的记载。与此相应,紫禁城划分为外朝、内廷两大

6、部分,内廷有东西六宫。《周礼》有“惟王建国,辨方正位”的记载,“国”指国都,“辨方”即以君面南臣面北为礼。紫禁城里前三殿、后三宫以及各宫院的主体建筑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单体建筑也同样受礼的制约和影响。三大殿庭院中共有二十六座建筑,大致分为九个等级:第一等太和殿第二等保和殿、太和门第三等中和殿第四等三大殿庭院四角设置的祟楼第五等体仁阁、弘义阁第六等三大殿庭院中九座殿宇式大门第七等三大殿庭院中的太和殿南庑,保和殿东西庑,中左、右门相邻的小厢房第八等体仁阁、弘义阁南值房第九等左、右翼门下面解析前朝这组等级严整的宫廷建筑:1.太和殿。太和殿自

7、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建成保存至今已有310年。太和殿作为中国宫殿建筑的代表,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规模最大,建筑形制、装饰与陈设等级最高的殿宇。太和殿在明清时期是皇帝举行大朝会的场所,“每岁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及国家有大庆典,则御殿受贺”,皇帝登极、命将出师也多在此殿举行。太和殿太和殿是“九五之尊”的大殿,其形制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均采用最高等级的做法。面阔九间,在建筑高度自庭院地平到正脊上皮,高35.05米,符合“以高为贵”的说法。屋顶是重檐庑殿顶,其檐角脊饰除按照清琉璃瓦的规定,檐角走兽九件,还破格增加了“行什”的脊饰。“行

8、什”在《清式营造则例》中称之为猴。“行什”位于屋顶上,身有双翼,很似传说中的雷公或雷震子,取消灾免祸,用于防雷的涵义。因排行第十,故称“行什”。真人领先,行什殿后,属于“走九”的最高一级,是古建筑屋顶的孤例。太和殿脊兽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