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ID:21480706

大小:18.3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_第1页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_第2页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_第3页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_第4页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孙宏恩 【论文摘要】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借助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感知、理解、鉴赏、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遵循美育的规律和原则来设计和安排语文教学活动,通过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使学生更全面健康地成长。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创造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完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需要,它对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审美教育从来就和

2、语文教学密不可分,它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语文教学活动,教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感知、理解、鉴赏和评价美,从而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是培养学生审美的重要中介,教师主要依靠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来实施审美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言语活动与审美影响始终统一在一起。在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  一、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  "感觉是我们进人审美经验的门户,是整个结构所依靠的基础"[1],而它的直接性是其一大特点。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之上所形成的另一种心理形式,其显著功能是把初步感觉到的材料进一步综合为完整的表象,从而引起人情感上的相关反应。语

3、文教材中一些文章语言的美不仅可以诉诸审美主体的视觉,形成悦目的形象,而且可以诉诸听觉,以富有节奏的旋律使审美主体悦耳怡神。语言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音节的整齐勻称、声调的平仄相调、韵脚的和谐自然以及叠音和双声叠韵的恰当运用等方面。例如,《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模拟琵琶声音的粗重,"切切"模拟琵琶声音的轻细。前者如急雨骤下,后者似私语缠绵,声音不同,感受也不同。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审美感知能力的基础是审美直觉力,即审美主体通过审美直觉感知审美对象美丑的能力。  语文审美中的感知不同于现实生活和

4、自然环境的审美感知。因为审美客体存在于语文教材中,无论是一个人物形象,一幅画面,还是一种艺术构思,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因此,要在语文审美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就要重视审美语感的培养。审美语感,即审美中对语言的感受和理解。它要求学生不但能释词解意,而且能感受语言的韵味和情感,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觉出审美对象的感性状态及外貌,并知觉出它特定的整体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语感有多种方法,如朗读、吟诵、推敲和揣摩等。朗读和吟诵是一种通过声音刺激听觉引起内心感受的审美语感训练。如学习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时,就可通过一遍遍的朗读,让学生感知文中大量生动形象和新

5、鲜别致的比喻。如"舞女的裙""月光如流水""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等,还有关于蝉声和蛙声的描写语句。要启发学生将这些景物连缀在一起,便是一幅素淡朦胧的荷塘月夜图。在此基础上联系作者写作时的相关背景,逐一细细品味景物中蕴含的作者独特体会,从而深人文本内容,走进作者心灵,在语言情景中与作者产生深刻共鸣。"推敲和揣摩要求必须反复体味那些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和语言片段,从中引起学生对美的感知"。  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角度来说,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和有组织的知觉能力,是构成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没有细致的观察,没有在观察中对

6、美的感知,就不可能有美的创造。没有对莲的细致观察,是不会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佳句;没有对秋天的留意,没有对南北气候变化的细腻感受,就不会有名篇《故都的秋》。审美感知能力的提高需要对身边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因此,语文教师要利用学生作文和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事物,利用感官和大脑细细品味。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是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养成的,语文教师应抓住审美实践的每个环节,通过语感训练和观察训练等多种渠道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经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培养学生审美想象能力  审美想象力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

7、上、以感知的完整形象为对象进行再现和创造审美形象的心理能力。"在语文审美教育中,只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他们才能看到作品中溢彩流光的艺术形象,作家创造的艺术形象才能在他们的想象中延伸、充实和丰富,才能进行艺术形象的再创造"。学生欣赏作品时只有在直觉和表象的基础上经过一番想象的创造,才能真正达到审美情感的愉悦。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关键在于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记忆表象。因为想象与记忆密切相关,想象与一个人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想象凭借着记忆所供给的材料进行活动。它是在人脑改造记忆中的表象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

8、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