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注水在榆树林油田开发中应用

超前注水在榆树林油田开发中应用

ID:32921128

大小:57.7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7

超前注水在榆树林油田开发中应用_第1页
超前注水在榆树林油田开发中应用_第2页
超前注水在榆树林油田开发中应用_第3页
超前注水在榆树林油田开发中应用_第4页
超前注水在榆树林油田开发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前注水在榆树林油田开发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前注水在榆树林油田开发中应用摘要:榆树林油田是典型的低孔低渗油田,具有含油饱和度低、连续性差,注水开发后递减快、稳产难、采收率低等特点。超前注水采用先注后采的开发方式,油井开采前先向地层补充能量,提髙地层压力,使油井长期保持较高的地层能量,有效减小递减速度,延长稳产期,是开发低孔低渗油田的一种有效途径。Abstract:YushulinOilfieldisatypicaloflowporosityandlowpermeabilitypool,withlowoilsaturation,continuous,recoveryandfastdecrea

2、sing.Theadvancedwaterinjectionisamethodwithinjectionfirst,thenrecovery,tocompensatetheformationenergyandincreasetheformationpressure,thusmaintainingahighformationenergyandstrongpeoducivityoftheoilwellsinalongperiod.Itisaneffectivewaytodevelopthelowporosityandlowpermeabilitypoo

3、ls・关键词:超前注水;低孔低渗;榆树林油田Keywords:advancedwaterinjection;lowporosityandpermeability;YushulinOilfield中图分类号:TE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026-020引言低孔渗油田由于岩性致密、渗流阻力大、压力传导能力差等特点,导致油田吸水能力低,注水后,油井见效慢,在利用天然能量开发后,地层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大,注水后,不仅地层压力、产量恢复慢,见效后产量上升幅度也较小,造成后续开发困难。因此,对于低孔渗油田可以采取超前注水

4、,能够合理地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地层压力,使油井长期保持较高的生产能力,控制产量递减速度。同时,能避免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储层伤害,有效地保证原油渗流通道的畅通,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目前,在长庆、吐哈等油田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超前注水技术的研究和实验项目,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东163区块作为榆树林油田第一个采用超前注水技术开发的整体区块,为超前注水技术在低孔低渗油田的应用及普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超前注水机理超前注水是指在新区投产前一段时间内只注水不生产,通过水井先期注水使地层压力升高,当地层压力或者注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后,油井开始投入生产。1.1建立有效

5、的驱替压力系统当低渗透油田实行超前注水时,虽然启动压力梯度不变,但是增加了地层压力和生产压差,提高了驱动压力梯度,当注水量达到一定值时,油井中任一点的压力梯度均大于启动压力梯度,此时便建立起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油井开始见效。同时采用超前注水,由于均衡的地层压力作用,注入水在地层中将均匀推进,即首先沿渗流阻力小的较高渗透层段突进,当较高渗透层段的地层压力升高后,注入水再向较低渗透层段流动,从而提高了注入水的有效波及体积,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1.2降低因压力下降造成的地层伤害在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当地层压力大幅度下降后,油层孔隙度将会减小,裂缝闭合,渗

6、透率降低。因此,随着地层压力下降,储层渗透率将会变差,而超前注水能够提高并保持地层压力,可避免孔隙度及渗透率变差。1.3避免因压力下降造成的原油性质变差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渗流阻力大,供油面积小,压力消耗大,生产一段时间后,地层压力就降低到饱和压力以下,地层内原油开始脱气,脱出气体部分随原油流入井底,部分滞留于地层中,原油脱气后粘度、密度将增大,体积系数减小,从而增大了渗流阻力,在相同的生产压差下将导致原油减产。当采取超前注水方式后,只要能保持注采平衡,地层压力就将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这样就可以避免原油物性变差,保证原油渗流通道畅通,有利于提高单井

7、产量。2东163区块地质概况东163区块位于榆树林油田的最北部,属于东162区块的扩边区域,是由两条继承性发育的近南北向的大断层分割成一个大断块,开发层位为扶杨油层,油层顶面构造基本为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地垒、地堑相间的单斜构造,断层延伸长度最大4.Okm,一般在2.0km左右,最大断距60m,—般在40m左右。本区储层主要的砂体类型为河道沉积,砂岩条带主要呈近南北向展布,其次为北东向、北西向。根据本区内2口探井的取芯情况看,扶余油层平均孔隙度为15.4%,平均渗透率3.54X10-3Um2;杨大城子油层平均孔隙度为14.3%,平均渗透率为5.82X1

8、0-3um2o3超前注水实施情况东163区块水井于2009年陆续完钻,于2010年底陆续投注,采用反九点注水井网。初期平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