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A文】历史七下第一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ppt

【6A文】历史七下第一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ppt

ID:33517851

大小:596.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2-24

【6A文】历史七下第一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ppt_第1页
【6A文】历史七下第一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ppt_第2页
【6A文】历史七下第一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ppt_第3页
【6A文】历史七下第一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ppt_第4页
【6A文】历史七下第一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6A文】历史七下第一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习第一单元复习第一课1、繁盛一时的隋朝的繁盛的表现①②③2、隋朝大运河的三点、四段、五河、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意义(作用),从南到北或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3隋朝大运河为什麽能够开通?4、隋炀帝为什麽要开通大运河?隋文帝(开皇之治)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隋朝灭陈统一南北隋炀帝隋开大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605年隋炀帝暴虐无道,导致农民大起义隋朝灭亡618年589年581年读《隋大运河示意图》,找出大运河的:三:起止点以及中心四:大运河由哪几段组成,五:连通了哪几大水系?大运河的开通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第二课1、隋朝灭亡的标志,唐朝的建立者与建立时间2、“贞观之治”的含义,贞观

2、之治的措施,描述贞观之治的局面。3、武则天的功绩4、如何评价武则天、李世民?吸取隋亡教训戒奢从简轻徭薄赋和发展生产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重视文教完善科举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安史之乱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破格用人完善科举创立殿试和武举任用贤才励精为治重视地方吏治并亲自考核戒奢从简唐朝由盛转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贞观之治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1、吸取隋王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2、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4

3、、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唐太宗的政策和措施1。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2。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3。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4。任用贤才和虚心讷谏。1、请从四个方面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民族关系:对外政策:答案提示: (1)唐太宗即位后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 (2)虚心纳谏,鼓励臣下直言,知人善任,惟才是举,兼收并用。 (3)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4)开放与交流,中印文化交流等也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对唐太宗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4、。(三)材料解析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以上摘自《贞观政要》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③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

5、”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①有关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②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③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③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第三课1、“开元之治”的含义(P12),“开元盛世”的含义(P15),二者的关系2、开元盛世的表现:农业方面、手工业方面、商业方面3、唐朝灭亡的时间,原因,转折点。4、开元盛世是唐朝的全盛时期。阅读材料,请回答(9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1

6、)这首诗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2分)反映了唐朝盛世辉煌的景象。(或“开元盛世”)(2分)(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材料中的“开元”是指谁的统治时期?(2分)杜甫。唐玄宗。(2分)(3)为这个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的是哪位皇帝?请说出这两位皇帝的统治有什么共同之处?(5分)唐太宗和武则天。相同点:都是很有才能的政治家;都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进行一系列改革,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都采取了强有力的巩固措施。(5分)第四课1、科举制的创设的两位皇帝,科举制完善的三位皇帝,他们分别的贡献是什么?2、科举制的影响3、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时间。4、科举制对国外的影响。科举制的创立和逐渐完善(1)

7、隋朝时废止过时的选官旧制(九品中正制),将选官、用人权从地方收回中央,开始突破门第的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拔。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但是隋朝不经常举行考试,录取的人不多,各科考试的内容和方法还不固定。(2)唐朝则继承发展了科举制度: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武则天创造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等等。(3)科举制的作用:科举制始于隋朝,一直延续到清末,长达1300多年之久。科举制在创设初期曾起到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