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复习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复习答案

ID:34045614

大小:80.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3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复习答案_第1页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复习答案_第2页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复习答案_第3页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复习答案_第4页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复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复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反射波在不同密度的媒质分界面发生反射的波2.透射波地球物理学透射波即透过波3.滑行波由透射定律可知,如果V2>V1,即sinθ2>sinθ1,θ2>θ1。当θ1还没到90º时,θ2到达90º,此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产生的波为滑行波。4.折射波当入射波大于临界角时,出现滑行波和全反射。在分界面上的滑行波有另一种特性,即会影响第一界面,并激发新的波。在地震勘探中,由滑行波引起的波叫折射波,也叫做首波。入射波以临界角或大于临界角入射高速介质所产生的波.5.波前振动刚开始与静止时的分界面,即刚要开始振动

2、的那一时刻6.射波前7.均匀介质反射界面以上的介质是均匀的,即地震波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8.层状介质指地质剖面是层状结构的,在每一层内速度是均匀的,但层与层之间速度是不相同9.振动图形和波剖面某点振动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也称振动图。地震勘探中,沿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也称波剖面。10.同相轴和等相位面同向轴是一组地震道上整齐排列的相位,表示一个新的地震波的到达,由地震记录上系统的相位或振幅变化表示。11.时间场和等时面12.视速度当波的传播方向与观测方向不一致(夹角θ)时,观测到的速度并不是波前的真速度V,而是视速度Va。即波沿测线方向传播速度

3、。13.离散付氏变换14.时间域把信号表示为振幅随时间变化的函数,称为信号在时间域的表现形式。15.频率域把信号表示为振幅和相位随频率变化的函数,称为信号在频率域上的表现形式。16.褶积由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得到地震记录(输出相应)17.离散褶积由离散的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得到地震记录18.互相关用来表示两个信号之间相似性的一个度量,通常通过与已知信号比较用于寻找未知信号中的特性。19.自相关随机误差项的各期望值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称随机误差项之间存在自相关性20.离散互相关21.离散自相关22.采样间隔地震勘探中检波器接受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储存,需要

4、采样离散化,这个采样间隔就称为地震采样间隔。23.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24.炮检距激发点(炮)点到接收点(检)点的距离。25.偏移距指炮点离第一个检波器的距离,等于最小炮检距,μΔx。26.观测系统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或激发点与接收排列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观测系统分单边和双边放炮两大类,以上两观测系统又可根据有无偏移距分为端点观测系统和有偏移距观测系统。27.有效波在地震勘探中用来解决地质任务的波干扰波:对有效波起干预和破坏作用的波28.干扰波地震勘探中妨碍分辨有效波的振动都属于干扰波29.规则干扰波具有一定频

5、谱和视速度,能在地震记录以上一定同相轴出现的干扰波.30.随机干扰波表现为无一定频率、传播方向的干扰波,在地震记录上形成杂乱无章的干扰背景。形成形成因素很多,自然条件、激发条件、人为条件,如风吹草动、人的走动等;随机干扰也可能出现重复,如地表不均匀引起的散射。31.多次波一些往来于分界面之间几次反射的波32.空间假频对于最小视波长信号至少要有两个空间采样点,否则对其做傅里叶变换,会出现频谱混叠现象。即出现空间假频。33.有效波和干扰波(1)在传播方向上不同,即干扰波的最大真速度和有效波的视速度范围不同(2)有效波和干扰波可能在频谱上有差别(3)有效波和干

6、扰波经过动校正后的剩余时差可能有差别(4)有效波和干扰波在出现的规律上可能不同34.面波波在自由表面或岩体分界面上传播的一种类型的波。35.地震组合法利用干扰波与有效波在传播方向上的不同而提出的压制干扰波的一种方法。可以压制规则干扰,也可以压制随机干扰。36.震源组合37.面积组合38.不等灵敏度组合39.多次覆盖对整条反射界面进行多次覆盖的观测系统。40.动校正在水平界面情况下,从观测到的波的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Δt1得到x/2处的t0时间,这一过程叫动校正或正常时差校正.41.倾角校正又称倾角时差校正,由于在反射界面倾斜的情况下,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上

7、接受到同一反射界面的时间不一样,存在倾角时差,对其进行的校正称为倾角时差校正。42.倾角时差当界面倾斜时,在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处,观测到来自该倾斜界面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称为倾角时差43.正常时差界面水平情况下,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以零炮检距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为炮检距不为零引起的时差浅层时距曲线陡,深层时距曲线缓2.在水平界面情况下,各观测点相对于爆炸点纯粹是由于炮检距不同而引起反射波的旅行时间差44.全程多次波:在某一深度界面发生反射的波经过地面反射后,向下在同一界面上又发生反射,并来回多次。45.平均速度地震波垂

8、直穿过地层的总厚度与单程传播所需的总时间之比46.叠加速度根据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