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

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

ID:37113970

大小:223.1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5-11

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_第1页
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_第2页
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_第3页
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_第4页
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_第5页
资源描述:

《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李富琪QMS、EMS、OHSMS高级审核员国家注册EMS审核员培训教师TEL:020-8757369513322801396广东中鉴认证有限责任公司2004.71.1概论风险管理:一门新兴管理学科,通过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1.2风险管理基本过程监测审查收集资料事故类型影响因素、事故机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严重度风险值确定风险分级制定风险控制计划落实减少或防范风险的措施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1.3OHSMS的基础、输入和动力不可承受的风险OSH危害作业活动OSH

2、方针法规要求培训与意识紧急应变运行控制目标及指标管理方案体系的基础—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审查改善危害辨识检查纠正风险评价改善计划或管理控制维持管理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系统管理持续改进可承受的风险?否是2.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害确定风险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3、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要求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促进和评估活动;征询相关意见,讨论应计划做什么并得到其建议和承诺;确定评价人员对风险评价培训需求,并实施培训计划;评审评价的充分性,确定评价是否合适和充分;将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评价的重要发现形成文件。4、

3、划分作业活动作业类别作业活动建筑打桩挖掘废物处理按层次分解(作业类别)用人单位工作系统作业活动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汽轮机本体维修汽轮机管道、阀门检修火力发电厂按层次分解(工作系统)5、危害辨识划分作业活动危害辨识5.1定义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疫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危害的性质指的是危害的类别及其造成的事故的类型。危害辨识要考虑以下问题:(1)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2)谁(什么)会受到伤害?(3)伤害怎样发生?也可以反过来询问:(1)谁(什么)会受到伤害?(2)伤害怎样发生?(3)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5.2危险源辨识及评

4、价、控制步骤危险源辨识——对业务活动进行分类,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每个危险源的特性。风险评价——根据危险源特性,采用科学的方法评价危险源给组织所带来的风险大小,确定其是否为可容许风险。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提出并实施风险控制方案。业务活动分类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判定是否可容许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并评审其充分性5.3危险源是如何分类的a按能量分为: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七种类型。b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96,危险因素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意外坠落、坍塌、放炮

5、、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16种类型。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12类,物的不安全状态4种。接上C按照《生产过程危险源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危险因素分为六种类型:——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噪声危害、震动危害、电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粉尘与气溶胶、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或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信号缺陷、标志缺陷、作业环境不良和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易燃易爆类物质、有毒物质、自燃性物质、腐蚀性物质和其他。d按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又可分为:第一类危险源: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

6、危险物质称为第一类危险源。为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和限制,不会发生事故,一旦这些措施失效,则发生事故,这种因素称为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因素。5.4危险源识别的范围包括哪些方面?组织一切的常规活动(如:正常生产、装置和程序正常运行)和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性抢修、周期性维护、装置启动或关停期间)。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是组织提供还是他人提供的,如组织自身的或租赁的建筑物、生产设备和物质等。所有接近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和来访参观者)的活动。5.5危害辨识

7、的两个关键任务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5.6识别危险源的充分性可控制或可施加影响的法律规定和限制的设备、物质和活动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七种形式6常用的危害辨识方法基本分析法划分作业活动工作安全分析(JSA)安全检查表(SCL)危害辨识预先危险分析(PHA)危害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确定风险6.1基本分析法对某项作业活动,依据“作业活动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