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资本运营案例研究

海尔集团资本运营案例研究

ID:37432930

大小:309.6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12

海尔集团资本运营案例研究_第1页
海尔集团资本运营案例研究_第2页
海尔集团资本运营案例研究_第3页
海尔集团资本运营案例研究_第4页
海尔集团资本运营案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尔集团资本运营案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尔集团资本运营案例研究7/17/20211一、海尔集团的发展过程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20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品牌价值高达616亿元。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入主中国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前十强(如表1)。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的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海尔再次入围世界品牌百强,荣居第89位。next7/17/20212表1

2、2004年海尔主营业务收入及排名序号排名企业名称主营业务收入(亿)资产总计(亿)1001上海宝钢1617.561938.402002华北电网1540.792255.933003一汽集团1145.311028.844004广电集团1133.641280.825005大庆油田1010.72830.486006海尔集团1009.07428.09back7/17/20213海尔集团的主要资本运营的模式股权融资模式“吃休克鱼”的兼并收购策略曲线MBOnext7/17/20214一、股权融资模式的成功运用海尔集团抓住1993年国家发展资本市场这个机遇,公司上市,93年11月份海尔冰箱股票上

3、市,募集资金3.69亿元,96年通过配股又募集资金1.43亿元,这些资金先后用于扩大冰箱产量及相关项目上,得到了最有效的运用。面对股票上市后的新压力,海尔通过改制,使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公司利润持续上升,从根本上保证了股民的权益。通过股票上市从而转变企业的机制,形成股民、员工、用户互动的价值链,这是其在资本市场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back7/17/20215二、“吃休克鱼”的兼并收购策略除了成功地利用资本市场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外,资本运营的实践中,海尔集团坚持“吃休克鱼”的策略,所谓休克鱼是指硬件条件很好,管理却滞后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落到了市场的后面,一旦有一套行之有

4、效的管理制度,把握住市场就能重新站起来。海尔通过采取下列并购措施,成为以无形资产——海尔品牌、海尔文化、海尔管理盘活有形资产的经典。使其找到了海尔与“休克鱼”的结合点。(1)整体兼并(4)特许权运营(2)控股兼并(5)无形资产运营(3)杠杆兼并back7/17/20216整体兼并青岛空调厂原是一集体企业,由于内部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逐年下滑,造成产品大量积压,生产能力不足,资产得不到充分利用,在这种情况下,由青岛市政府出面,海尔集团对青岛空调厂进行了整体式兼并。海尔集团兼并空调器厂后对其进行了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造,将海尔的管理理念植入空调器厂,使改造后成立的海尔空调器厂的产值、

5、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到1996年底,产量已达48万台,销售收入8.2亿元。back7/17/20217控股兼并控股兼并通过收购股权等方式拥有被控股企业的控股权,从而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武汉蓝波希岛公司是一家生产冷柜的国有企业,该公司的生产线也是从德国的利渤海尔公司引进的,但由于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不够,致使企业的竞争力日趋下降,最终企业被迫停产。海尔集团从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考虑,通过与武汉市政府协商,投入2200万元,收购了武汉蓝波希岛公司60%的股权,实现了对蓝波公司的控股兼并。back7/17/20218杠杆兼并杠杆兼并是指企业在银行贷款或金融市场借贷的

6、支持下进行的兼并收购活动。海尔集团于1997年以2928万元作为向顺德海尔电器股份限公司借款,在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分3年3次等额用海尔股份所分得的利润进行偿还的方式,控制了广东爱德电器公司下属洗衣机厂的60%的股权。该洗衣机厂在海尔集团兼并时已停产半年,海尔集团通过自己的高效管理,在顺德海尔成立10多天后,便使洗衣机总装线全部恢复运转,1个月后,洗衣机就开始正式产出产品,以海尔命名的新一代电脑控制自动洗衣机从这里走向市场。这样,海尔集团一分钱也没花,通过向被兼并方企业借入资本,实现控股,既扩大了洗衣机的生产规模,又扩大了市场占有率。back7/17/20219特许权运营莱阳电熨

7、斗厂是一家以生产电熨斗为主的电器厂,因管理不善,经营陷入困境,提出要与海尔集团合作。海尔集团充分运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在1997年7月的兼并合同中,除了规定海尔以技术、模具、型号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价1100万元控股55%外,还特别规定新成立的莱阳海尔电器有限公司每年必须将销售收入总额的5%交给海尔集团作为使用海尔这一驰名商标的商标费用。这样,一方面海尔通过其大股东地位来管理企业,保证企业能够生产出高重量的产品,不至于影响海尔的市场信誉;另一方面通过特许权使用费合同条款还可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