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地貌》PPT课件

《地质构造地貌》PPT课件

ID:38750099

大小:13.62 MB

页数:116页

时间:2019-06-18

《地质构造地貌》PPT课件_第1页
《地质构造地貌》PPT课件_第2页
《地质构造地貌》PPT课件_第3页
《地质构造地貌》PPT课件_第4页
《地质构造地貌》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构造地貌》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构造地貌景观井冈山地质构造:承受地壳运动的岩层或岩体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的结果,称为地质构造。受地质构造控制并能反映构造特点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基本的构造类型: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一、水平构造地貌原始岩层一般是水平的,它在地壳垂直运动影响下未经褶皱变动而仍然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状态,这样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岩层基本保持水平(是指层面水平或基本水平,倾角<5°的岩层。),以平顶陡坡地形为特点。◆在地壳抬升形成构造高原和构造台地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侵蚀切割,形成方山、塔状山峰、群峰、孤峰等地形。方山桌山南非

2、开普敦我国广东韶关的丹霞山。由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红色砂砾岩构成美国的科罗拉多高原二、褶皱构造地貌层状岩石的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失去其连续完整的构造称褶皱构造。岩层被挤压形成的一个弯曲叫褶曲。褶曲背斜向斜背斜:向上拱起的弯曲,向斜:向下的弯曲二、褶皱构造地貌老新新老老新顺地貌:在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下,背斜成山,向斜为谷。这种保持或顺应构造形态发育的地貌,称为顺地貌。逆地貌:背斜成谷,向斜为山,这种原生构造形态与次生地貌形态不相协调的现象,称为逆地貌。逆地貌示意图顺地貌——背斜山巫峡背斜山顺地貌——向斜谷庐山逆地貌背斜谷向斜山逆地

3、貌——背斜谷单面山:组成山体的岩层倾角一般在25°以下,山体沿岩层走向延伸,两坡不对称。猪背山:当单斜层的倾角较大,形成两坡对称的山体时,称为猪背山。三、倾斜构造地貌◆倾斜构造指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岩层层面与水平面形成一定夹角(5°~85°)。单面山岩层倾角<40°猪背岭岩层倾角>40°顺向坡逆向坡顺向坡逆向坡单面山,台湾东海岸单面山,台湾宜兰海岸武夷山鹰嘴岩单面山庐山含鄱口顺向坡逆向坡四、断层构造地貌岩石所受应力超过其自身强度的极限而发生破裂,导致岩层丧失其连续性的现象,称为断裂构造。岩块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常见的断层

4、构造地貌包括:断层崖、断层线崖、断层三角面、断层谷、断陷谷、断块山等。★断陷谷地堑由两条或两组正断层组合而成,断层面之间岩块相对下降,两侧的岩块相对上升,常常形成断陷谷地形。地堑★断块山与地堑相反,地垒是断层面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侧的岩块相对下降。常常形成断块山地形。地垒断层三角面巨大的断陷谷东非大裂谷(6500km)中段坦噶尼喀湖美国圣安德烈斯断层圣安德烈斯平移断层谷三藩市●洛杉矶●断层谷——重庆天坑地缝断层谷:沿断层破碎带发育成的河谷部分名山赏析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南北约40km,东西约30km,面积约1200km2。世界地质公园,

5、属于花岗岩峰林景观。发生急剧的断块隆起和频繁的岩浆侵入黄山构造地貌发育简史1.4亿年前,燕山运动使深埋地底的花岗岩浆上升,并在距地面3-6公里处冷却下来。新生代的第三纪和第四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隐伏的花岗岩岩体冲出地面,形成了今天的黄山布局。距今200-300万年前的第四纪中更新世,由于全球的变化,最终形成了温带地区特有的冰川景观。近一万年以来,中国东部的气候骤变,冰川消退,地壳抬升。黄山构造地貌类型断块山断陷盆地断层谷悬谷断块山黄山主体自燕山运动以来,历经数度间歇性的断块隆起,它自隆起中心的莲花峰、天都峰和光明顶一带,向山地边缘呈阶梯

6、状下降,它的南北两侧为断裂所切,形成巨大断崖。断陷盆地沿黄山南北两侧的主干断裂,发育了一系列断陷盆地谭家桥盆地汤口盆地断层谷逍遥溪谷地:沿黄山断层发育,全长十余千米。排云亭谷地:它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断层谷,谷地两侧断崖保存清晰。悬谷百丈泉人字瀑九龙瀑怪石、奇松、云海、温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无山不峰,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山情水景,奇松怪石,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黄山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于一体,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迹。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受世界保护的人类自然遗产目录,已成为全人类的瑰宝。黄山奇

7、松,破石而生,傍崖生长,千曲枝虬,苍翠挺拔。黄山巧石,灵幻奇巧,形像逼真,若静若动,一步一景。黄山云海,瑰丽壮观,聚散奔突,排山倒海,变幻无穷。黄山晚霞,万山含金,亦仙亦幻,流光溢彩,天上人间。黄山温泉,常流不息,水温适宜,可饮可浴,治病健身。飞来石猴子观海仙人背包梦笔生花黄山玉屏卧佛(睡美人)黄山双笋峰人字瀑天上玉屏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面积398km2,有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和杨家界四个主要景区和黄龙洞等构成。张家界总的为较为稳定的陆地台块,以上下升降运动为主,褶皱运动不强烈,也没有岩浆活动出露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的形

8、成,是在晚第三纪以来漫长的地史时间,由于地壳缓慢的间歇性抬升,经受流水长期侵蚀切割的结果。其发展演变经历了平台、方山,峰墙,峰丛、峰林,残林4个主要阶段。平台、方山: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形成的最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