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和策略.doc

如何引导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和策略.doc

ID:51713847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5

如何引导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和策略.doc_第1页
如何引导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和策略.doc_第2页
如何引导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和策略.doc_第3页
如何引导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和策略.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引导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和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名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创新的道路上,当我们找不到方法的时候,就要找问题。问题找到了,办法自然就出来了。历史自主学习的主人公是学生,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才能提出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人,教学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从而获得全新的思维成果,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教师要先学会提出问题。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学生也想解决,并且具有一定思维力度,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如:如何看待商鞅变法中的“弃农经商”?

2、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使学生的思维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创造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在学习一篇课文时,不同阶段是有不同的质疑重点的。在初步感知课文阶段,可抓“写什么”质疑。在深入理解阶段,可重点抓“为什么”和矛盾处质疑。在消化吸收阶段可重点抓“怎样写”质疑。鼓励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和思索,提出问题、发展创新。让学生不仅要懂得“是什么”?更要去探究“为什么?”“还有什么?”“说明了什么?”。[案例一]那是二年级第一学期中有一节关于镜中认时间的课。当时钟面时间是3时整,让学生想一想镜中的钟会是几时?或镜中是5时,实际钟面是几时?当时我用实物进行演示,学生很快就说出:钟面是3时,镜

3、中就是9时;钟面是7时,镜中就是5时;钟面是4时,镜中就是8时于是我就提出根据以上的情况,你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也就是存在一个什么样的规律?学生在想:对呀!我不能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去找镜子吧!孩子的小脑筋是灵活的,不一会就有小朋友回答了:“老师,我发现了钟面和镜中的时间加起来正好都是12。”哇!太好了!于是我又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知道钟面时间,怎么求镜中的时间?学生很快说出:用12减去钟面上的时间,就是镜中的时间了。接着我又问:如果知道镜中的时间,那实际钟面的时间又是多少呢?学生又异口同声的说:用12减去镜中的时间,就是实际钟面的时间啦!老师们、朋友们!看到这里,

4、您不觉得我们的孩子很伟大吗?他们大多是七、八岁的孩子呀!真让人高兴啊!下课了,不少孩子意犹未尽,挤到黑板前继续观察着、思考着,互相之间还提问着,抢答着,个个充满自信……求知的激情在这里延续着。当然,我的内心也是很兴奋的,在办公室对着同事我是赞不绝口。同事也发出赞叹的话语:嗳!现在的孩子真不简单,哪象我们小的时候。我想:不是我们小时候笨,而是没有人探究出我们的思维去思考解题的策略。第二,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教给他们发问的方法。(1)、让学生掌握不同阶段的质疑重点如在学习在教学“认识乘法”时,先由电脑出示情境图:1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台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5、?学生列出加法算式:2+2+2+2=8。接着出示情境图:1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8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学生列式为:2+2+2+2+2+2+2+2=16。再出示情景图:1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100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学生列式时体会到用加法算100个2加起来太麻烦,由此又探究:“有没有简单一点的办法”的疑问,这时教师就自然而然地引入乘法的教学。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会永远记住: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法和的简便计算。反之也成立。可以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处、在知识的对比处、在总结知识的规律处。第三,要激发学生勇于思考并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发问的质量。物以类聚

6、,人以群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学生和学生也不一样,有的好动,有的则比较安静。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他懂得,只有在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比较、思考之后提出的问题才会有深度、有价值,有质量。让学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就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有了方法的指导,学生就能够由浅入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的教学时,老师就没有按以往的教法:讲解、演示、操作。然后让学生一步一步照刚刚老师做的来一遍。而是这样设计的:出示一条线段,学生想知道它有多长?怎么办?(测量),用什么工具?(学生尺),测量方法是什么?用什么作单位?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完全正确的解决

7、掉。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再出示一大一小的两个角并提问:大的角比小的角大多少?小的角又比大角小多少?顿时,全班同学都陷入了思考,他们很自然会用旧知识迁移来考虑的。这时,在学生不确定而又急需寻到解法时,我让学生阅读课本第37页。噢!原来是这样!度量角的大小是用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我想,这要比教师讲授的效果要好的很。接下来,再让学生测量∠1和∠2的度数。看学生的度量方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测量长度时,就是从直尺的一端开始的。由此,我就引导学生度量角应是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而不是一端。它与线段的测量还是有区别的。在学生积极探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