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教师课件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x

高考地理总复习教师课件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x

ID:51786480

大小:2.50 MB

页数:87页

时间:2020-03-09

高考地理总复习教师课件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x_第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教师课件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x_第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教师课件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x_第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教师课件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x_第4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教师课件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教师课件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高考地理(新课标Ⅰ专用)考点一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五年高考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面三题。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750

2、m3/s1.(2018课标Ⅱ,9,4分)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答案    B本题考查河流特征。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对降水量的影响不大,A、C项错误;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其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会减少河水含沙量、调节河流径流量,B项正确,D项错误。易错警示植被覆盖率提高,蒸腾作用增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水汽增多只是降水的必要条件之一,不能确定降水量的增加。做题时易将水汽增加和降水增多等同而错选C项。2.(2018课标Ⅱ,10,4分)第5次降

3、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B本题考查河流特征、水循环。第5次降水前的4次降水导致土壤含水量增加甚至趋于饱和,这次降水下渗应该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易出现洪峰,③正确;由降水历时天数和降水量可知,第5次降水强度大,易出现洪峰,②正确,选择B项。比较6次降水可知,第5次降水历时不长,①错误;植被截流量每次降水差别不大,④错误。知识归纳降水强度的含义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的降水量,多指24小时降水量。故表格中降水强度应是降水量/历时,

4、而不应该只看降水量,错误地认为第3次降水强度最大。3.(2018课标Ⅱ,11,4分)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  B.沟谷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答案    D本题考查河水含沙量的来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等。洪水含沙量主要与上游水土流失有关,水土流失的多少主要与降水强度、坡度、地表植被覆盖率等有关。因河床、沟谷面积小,其对洪水含沙量影响极小,排除A、B选项;由材料可知,该地植被覆盖率较高,且前4次降水都没有形成明显洪峰,故该地裸露坡面应较少,可以排除C选项;由于该月降水异常多,到第5次降水时

5、,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已经很难下渗,故形成了洪峰;到第6次降水时,虽然雨量不大,但洪峰较大,说明形成的坡面径流较大,坡面径流对地表侵蚀加重,加之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从而造成泥沙俱下的情形,即使是有植被覆盖的坡面也无法幸免,故D选项正确。错因分析由于审题不清,没弄清本题考查的意图及影响洪水含沙量的因素、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等,易错选A或B;未注意到材料中“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及表中前4次降水未形成明显洪峰等信息易错选C。考点二 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1.(2018课标Ⅰ,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

6、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7、(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解析(1)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河流排水受阻形成堰塞湖,是因为河谷相对较深,且水量丰富;该地形成湿地,可以推断其河谷较浅

8、,地势平坦;水量较少与该地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有关。(2)本题考查区域水平衡知识。河流性质改变(变成湿地),基本不影响降水量;而随着水面面积的增加,蒸发量加大;湿地面积稳定说明其降水量与蒸发量相近。(3)本题考查盐度及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