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3.3摩擦力2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3.3摩擦力2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

ID:56689906

大小:9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05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3.3摩擦力2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3.3摩擦力2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3.3摩擦力2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3.3摩擦力2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摩擦力(2)【学习目标】1.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2.通过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掌握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及变化范围.3.能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预习案】1.摩擦力产生的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摩擦力大小的确定:(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静摩擦力的大小:(3)最大静摩擦力(Fm):静摩擦力达到__________。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______关,

2、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______关,且与正压力成正比.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______些,但在粗略的计算中有时认为两者相等.3.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__________,并且跟物体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探究案】一.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1.条件判断法(1)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2)根据“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判断摩擦力的方向.2.用假设法判断假设法,就是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会发生相对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原来的静止是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静止,且假设接

3、触面光滑后物体发生的相对运动方向即为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从而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3.用平衡条件判断有时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不明显,用假设法也不易判断,但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可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来判断是否受静摩擦力及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4.相互作用判断法若甲对乙有摩擦力,则乙对甲也有摩擦力,并且甲、乙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相反.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例1:判断下列图中物体A是否受静摩擦力作用(A和B相对静止);若受,判断物体A受的静摩擦力沿什么方向?例2: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之间不光滑,如图1所示.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乙物体上,甲、乙、丙

4、三个物体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B.甲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乙对丙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D.丙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二.摩擦力的计算例3: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1)当拉力大小为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多大?(2)当拉力大小为12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多大?(3)此后若将拉力减小为5N(物体仍在滑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多大?(4)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多大?

5、拓展练习3-1:如图3-3-5所示,用水平力F将一个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已知木块重G=6N,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问:(1)当F=25N时,木块没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2)当F增大为30N时,木块仍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3)当F=10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4)当F=6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又为多大?课后提高与练习:1.如图3-3-10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B.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

6、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2.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一个木块A和木块B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如图3-3-11(甲)、(乙)两种装置.(1)为了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中木块A是否都一定要做匀速运动?(2)若木块A均做匀速运动,图(甲)中A、B间摩擦力是否等于拉力FA?(3)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150N,图(甲)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60N(当A被拉动时),FA=110N,求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4)若要你选择,你会选择图(甲)还是图(乙)的装置,为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