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学案: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讲-水循环、水资源与洋流.doc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学案: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讲-水循环、水资源与洋流.doc

ID:57774219

大小:52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7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学案: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讲-水循环、水资源与洋流.doc_第1页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学案: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讲-水循环、水资源与洋流.doc_第2页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学案: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讲-水循环、水资源与洋流.doc_第3页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学案: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讲-水循环、水资源与洋流.doc_第4页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学案: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讲-水循环、水资源与洋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学案: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讲-水循环、水资源与洋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二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讲 水循环、水资源与洋流自主学习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3.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3·江苏高考)图1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2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1-2题。图1图21.图1甲处的洋流与图2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B.②C.③D.④2.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

2、.加快途经海轮航速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2012·江苏高考)下图是年每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3-4题。3.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D.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4.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2011·江苏高考)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

3、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双选)5.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①B.②C.③D.④6.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A.兴建污水处理厂B.疏浚河道C.加强道路建设D.完善排水系统课堂评价一、单项选择题(2013·山东高考)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图1)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图2)。读图,回答1-2题。图1图2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2中

4、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2013·南京、盐城三模)读世界部分地区简图,回答3-4题。3.有关甲、乙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洋流所在环流系统逆时针流动B.乙洋流主要受极地东风影响,形成上升流C.甲洋流增加了沿岸温度,形成森林景观D.乙洋流降低了沿岸湿度,形成荒漠景观4.当P处的气压值达一年中最小值时(  )A.我国华北平原正值小麦越冬期B.地中海地区正值水稻收割期C.美国的玉米带正值播种时节D.我国长江流域油菜正值花开期二、双项选择题(2013·无锡一模)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

5、、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5-6题。5.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C.环节③是大洋和陆地共有的水循环环节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6.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是寒流C.洋流③处易形成渔场D.洋流④为东北信风吹拂形成的风海流第四讲 水循环、水资源与洋流自主学习【真题感悟】1.D2.C3.B4.A5.AC6.BD课堂导学【典题演示1】 (1)D (2

6、)C解析:以水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示意图的判读为背景,考查水循环及其影响。第(1)题,水的社会循环包括供水、用水、污水排放等环节,是对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利用。故D正确。第(2)题,人口增多导致用水量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建筑物增加,城市规模扩大,植被面积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同时还容易形成热岛效应,增加降水量。【典题演示2】 (1)D (2)C解析:本题组主要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补给等有关知识。要看好图中的信息,水文站能测得该站以上河段水文的有关数据,甲水文站先测到径流量最大值,若暴雨发生在①地、②地或③地,均不可能在甲水文站测到流

7、量峰值,故第(1)题选D。河流与湖泊水体之间有互补关系,湖泊可以调节洪峰,因而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故第(2)题选湖泊分流。【典题演示3】 (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

8、,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解析:第(1)题,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