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OLED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分析.docx

全球OLED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分析.docx

ID:60366649

大小:96.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05

全球OLED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分析.docx_第1页
全球OLED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分析.docx_第2页
全球OLED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分析.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全球OLED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分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球OLED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与LCD相比,OLED具有主动发光,无视角问题;重量轻,厚度小;高亮度,高发光效率;发光材料丰富,易实现彩色显示;响应速度快,动态画面质量高;使用温度范围广;可实现柔软显示;工艺简单,成本低;抗震能力强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它被专家称为未来的理想显示器。1、技术飞跃从1947年发现有机发光二极管,到OLED电视的销量急剧增长,OLED已经走过了一条冗长的道路,从初期的面板良率极低,已经发展到了现如今的FHD面板良率80%的突破,由于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显示技术因为使用

2、的材料不同(有机物与金属),所有拥有本质上的区别,同时,随着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不断诞生与成熟,相信面板良率将有进一步提升。面板的价格也将进一步下调。图表1:55"FHDOLED良率与成本关系(模组)(单位:$,%)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技术发展难点自从1979年柯达公司华裔研究员邓青云发现了有机电致发光现象以来,OLED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被科学家们程之为未来显示技术的明星,这是由于OLED的性能远远超过了LCD,PDP。但是,这项技术仍然有很多的难点,站在发展的角度,前瞻认为OLED

3、技术尚存在以下问题亟须解决:图表2:OLED技术发展难点1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3、OLED技术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企业都在对OLED技术发展难度进一步攻关,相信未来这些难点将会取得突破,基于当代全球OLED技术发展情况,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OLED产业市场预测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认为,未来OLED技术发展趋势如下:(1)真正能发挥OLED技术优势,仍是AMOLED应用为主PMOLED在其元件的结构组成,明显较AMOLED结构更为简单,具备大量生产压低成本的制造优势,

4、也是OLED用于显示应用最早量产的产品形态。PMOLED适用于行动电话的次显示屏幕应用,在讯息显示量不高的小型面板应用尤其适合,量产成本也相对低许多。但在行动装置越趋转向高彩、大尺寸、快速显示的应用方向时,PMOLED在技术条件明显无法应付新需求。2但真正能发挥OLED技术优势,仍是AMOLED应用为主,尤其用于显示器应用领域,目前已有Sony、NipponSeiki、SamsungSDI、Pioneer、LGDisplay、奇晶光电、(CMEL)等显示器大厂投入研发、生产。(2)可挠式AMOLED

5、得以应用AMOLED由于结构具备可挠特性,因此也具备导入e-ink电子纸应用的条件,例如,Sony就开发出采AMOLED构造的可挠式显示器(flexibleplasticsubstrate),其制法是将AMOLED结构制作于塑料薄膜上,克服以往AMOLED需高温制程可能会造成塑料基底的变形问题。在Sony的制法中,可挠式的OLED面板制程可全程控制在180℃以下。最早由Sony于2007年发表的可挠AMOLED面板原型,为一个2.5寸显示器,具备120x160分辨率的全彩面板,但在2009年的CES

6、展中,FlexOLED的可挠式AMOLED,已经可以内嵌于Sony的Walkman手镯雏形产品上。针对可挠性OLED的原型开发,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StateUniversity;ASU)也开发出4寸大小的AMOLED显示器,目前已具备QVGA显示分辨率。由ASU发展的可挠设计原型使用杜邦Teijin热稳定聚乙烯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材料,与Sony同样以低于180℃制程制作,整合于非晶矽TFT背板。(3)发展节能光源OLED成为全球趋势OLED的材质特性,不只是让显示器厂商为之惊艳

7、,OLED具备的自发光特性,也让灯具、光源制造商感兴趣,如飞利浦、欧斯朗等灯具大厂尝试投入相关研发。另导入OLED照明应用,也是美国能源部(DoE)的工作目标,目前已针对相关研发与产品制造提出奥援,据美国能源部评估,直至2016年OLED所能节省的全球电力消耗,其效益将可达到200亿美元以上。本文作者:陈子萍(前瞻网产业研究员)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