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知识分享.doc

最新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知识分享.doc

ID:60492380

大小:38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12-06

最新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知识分享.doc_第1页
最新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知识分享.doc_第2页
最新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知识分享.doc_第3页
最新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知识分享.doc_第4页
最新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知识分享.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知识分享.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的重要特性,它类似于固体内部的拉伸应力,这种应力存在于极薄的表面层内,是液体表面层内分子力作用的结果。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有从液面挤入液内的趋势,从而使液体有尽量缩小其表面的趋势,整个液面如同一张拉紧了的弹性薄膜,我们把这种沿着液体表面,使液面收缩的力称为表面张力。作用于液面单位长度上的表面张力,称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有:拉脱法、毛细管法、最大气泡压力法等。本实验采用拉脱法测定表面张力系数。实验目的:1、了解液体表面性质。2、熟悉用拉脱法测定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3、熟悉用焦利弹簧秤测量微小力的方

2、法。实验仪器:焦利弹簧秤,被测液体,游标卡尺,矩形金属框,烧杯,砝码及托盘等实验原理:1、面张力的由来假设液体表面附近分子的密度和内部一样,它们的间距大体上在势能曲线的最低点,即相互处在平衡的位置上。由图(1)可以看出,分子间的距离从平衡位置拉开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先加大后减小,在这儿只涉及到吸引力加大的一段,如图(2)所示,设想内部某个分子欲向表面迁徙,它必须排开分子1、2,并克服两侧分子3、4和后面分子5对它的吸引力。用势能的概念来说明,就是它处在图(3)左边的势阱中,需要有大小为的激活能才能越过势垒,跑到表面去。然而表面某个分子要想挤向内部,它只需排开分子

3、和克服两侧分子的吸引力即可,后面没有分子拉它。所以它所处的势阱(图(3)中右边的那个)较浅,只要较小的激活能就可越过势垒,潜入液体内部。这样一来,由于表面分子向内扩散比内部分子向表面扩散来得容易,表面分子会变得稀疏了,其后果是它们之间的距离从平衡位置稍为拉开了一些,于是相互之间产生的吸引力加大了,这就是图(3)右边所示的情况。此时分子需克服分子对它的吸引力比刚才大,从而它的势阱也变深了,直到变得和一样时,内外扩散达到平衡。所以在平衡状态下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略为稀疏,分子间距比平衡位置稍大,在它们之间存在切向的吸引力。这便是表面张力的由来。   在刚才的讨论中未

4、考虑液面外是否有气体。如果有,则分子背后有气体的分子拉它,这显然会使上述差距减小,从而减小表面张力。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液面外只是它的饱和蒸气,当温度逐步上升到临界点时,饱和蒸气的密度增到与液态的密度相等,液面两侧的不对称性消失,表面张力也就消失了。2、实验设计我们设想在液面上作一长为的线段,则表面张力的作用就表现在线段两边的液体以一定的力相互作用,且作用力的方向与垂直,其大小与线段的长度成正比。即,式中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即作用于液面单位长度上的表面张力。采用拉脱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是直接测定法,通常采用物体的弹性形变来量度力的大小。   若将一个矩形

5、细金属丝框浸入被测液体内,然后再慢慢地将它向上拉出液面,可看到金属丝带出一层液膜,如图(4)所示。设金属丝的直径为,拉起液膜将破裂时的拉力为,膜的高度为,膜的宽度为,因为拉出的液膜有前后两个表面,而且其中间有一层厚度近似为的被测液体,且这部分液体有自身的重量,故它所受到的重力为(由于金属丝的直径很小,所以这一项很小,一般忽略不计),所受表面张力为,故有 或变形为   (1)式中,为被测液体的密度,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金属框所受重力与浮力之差。从式(1)可以看出,只要实验测定出等物理量,由式(1)便可算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显然,都比较容易测,只有是一个微小力,

6、用一般的方法难以测准。故本实验的核心是测量这个微小力,利用焦利弹簧秤测量。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的种类、纯度、温度和液体上方的气体成分有关。实验表明,液体的温度约高,的值约小;所含杂质越多,的值也越小。3、仪器介绍如图(5)所示,焦利秤实际上是一个精细的弹簧秤,是测量微小力的仪器。在直立的金属套筒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金属杆,1的上端设有游标2,1的横梁上悬一根细弹簧8,  8下端挂有圆柱形10并有水平刻线G,(也称指标杆G),G的下方设一小钩,用来悬挂砝码盘或矩形金属丝框架。金属套筒的中下部附有刻有横线的玻璃套筒9和能够上下移动的平台6。金属套筒的下端设有旋钮4,转

7、动4可使金属杆1上下移动,移动的距离由1上的刻度和游标2来确定。使用时,先照图(5)正确安装仪器,使带横线的小镜子10穿过玻璃套筒9的内部,并使镜面朝外.调节底座上的螺钉,使小镜子10沿竖直方向振动时不与玻璃套筒9发生摩擦.然后应旋转旋钮4,使小镜子10上的刻线与玻璃套筒9上的刻线以及9上刻线在小镜子里的像三者相互对齐,即所谓“三线对齐”。用这种方法保证弹簧的下端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而弹簧的上端可以向上沿伸,需要确定弹簧的伸长时,可由1上的米尺和游标2来确定(即伸长前、后两次的读数之差值)。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加的外力成正比,即,式中是

8、弹簧的劲度系数,对一特定的弹簧,值是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