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揭开员工“兴趣”之谜

激励:揭开员工“兴趣”之谜

ID:10002537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0

激励:揭开员工“兴趣”之谜_第1页
激励:揭开员工“兴趣”之谜_第2页
激励:揭开员工“兴趣”之谜_第3页
激励:揭开员工“兴趣”之谜_第4页
激励:揭开员工“兴趣”之谜_第5页
资源描述:

《激励:揭开员工“兴趣”之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著名女作家陈学昭50年代曾写过一部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书名成了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暗示性语句,当我们被21世纪的残酷竞争压力压得快要窒息的时候,这种浪漫色彩的话语已不再被人提起,工作与幸福感似乎已无法并存。据《中国“工作幸福指数”调查报告》结果显示,28。8%的被调查者工作幸福感偏低;64%的被调查者工作幸福感不是很高,中国职场人士的总体工作幸福感不容乐观!  探究其中的原因,我们发现当对工作的期望远远超过满足生存需求时,工作就自然转变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阶梯和幸福的源泉。  美国曾对两千多位著名的科学家进行调查,发现很少有是由于谋生的目的而工作,他们大多出于个人对某一领域问题的强烈兴趣而孜孜

2、以求,不计名利报酬,忘我地工作,他们的成功是与他们的兴趣相联系着的。  【相关专题】•赢在激励: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激励?  缅因州的汤姆斯公司(天然牙膏制造商)鼓励员工拿出5%的带薪时间去做志愿服务和感兴趣的工作设计。结果公司的业绩非但没有因为工作时间的减少而衰退,反而有不断的创新成果出现。  苹果公司在其创业初期员工们每周的工作时间不止80小时或90小时,这种狂热的工作情绪不是出于公司的某项强制性规定,反而来源于工作本身的乐趣与挑战性,员工们为改变人们对个人电脑的看法这一理想而不断奋斗。  不难看出,员工之所以在工作中达到忘我的境界,品尝着“痛并快乐着”的幸福是因为工作本身在很大程度上

3、激发了员工的内在潜能,而将这种潜能、幸福感与工作相连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兴趣。  一、“兴趣”的源起  (一)什么是兴趣  人生的成功是和个人兴趣紧密相连的,做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情才会离成功更近。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华人丁肇中说过:兴趣比天才重要。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使他提出了影响我们一个多世纪的《相对论》;化学家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研制炸药,终于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人的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于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感情色彩。兴趣起源于个体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形成,这种内在的个体心理倾向可以在人的心理和行为中发挥积极作用,使你长期专注于某一方向,做出艰苦

4、的努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人的兴趣都是以需要为前提和基础的。需要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兴趣也因此有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他们的不同只在于是否对实践本身感兴趣。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的生理需要或物质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因此兴趣作为需要的延伸便表现为高层次的需要满足。在企业中,员工在工作中更倾向于拓展自己的兴趣,发挥所长,在工作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个人成就感、受重视等目标。  (二)兴趣与爱好  兴趣往往与爱好紧密相连,爱好不仅是对事物优先注意和向往的心情,更表现为某种实际行动。例如,对绘画感兴趣,继而由喜欢、观赏发展到自己动手学习,那么对绘画就有了爱好。兴趣是

5、爱好的基础,当进一步发展成为从事实际活动的需要时,兴趣就演变为爱好。人的爱好比兴趣更具持久性,体现为积极地从事实践活动。兴趣这一内在动机促使员工进行与兴趣相关联的创新性尝试,这种尝试的不断进行会促使兴趣转变为爱好,并使员工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在各自的领域真正处于主导地位。  二、“兴趣”的魅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乐趣的孪生兄弟,对有兴趣的事物人们总是乐此不疲。兴趣是成功的开始,而成功的体验则又会将兴趣转变成为志趣或是矢志奋斗的理想。  (一)兴趣与幸福感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但是兴趣却超脱于为求生存的功利目的。一般而言,兴趣并无功利的羁绊,是一种内

6、在动力,驱使人们自觉地连续地进行某种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兴趣与职业联系起来,或者说一旦兴趣与专业联系起来,将大大促进其发展或成功,成为快乐与幸福的源泉。庄子《逍遥游》中的“无己”、“无名”、“无功”的境界所描述的正是自由地选择兴趣所指引的无功利之事,按照自己的理想和爱好做事做人,不为己忧,不为物喜。  工作之所以为员工带来幸福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提供了一个发掘兴趣,专注激情的空间,这是物质报酬很难涉足的境界。物质奖励作为保健因素其激励作用仅仅在于预防员工产生不满的情绪,而兴趣直接关系到员工满意度的提升,使工作内容本身成为更有效、更充分的激励手段。拥有较高员工忠诚度的公司如惠普、3M并没有

7、提供给员工第一流的丰厚物质回报,而是将企业建成寻求理想、一展所长的梦想之地。  (二)兴趣与使命感  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这种满足伴随着一定的情感过程,由此产生的内在性激励会更持久、更经济、更有效。在企业内部,责任与兴趣相伴而生。兴趣源于为实现个人目标而进行的努力,责任则源于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实现共同的愿景,当两者可以通过管理层的激励与工作设计形成融合时,员工就会被巨大的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